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本期刊登于《保育与教育》杂志2023年第2期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 田梅



早在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到图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时曾说:“必须用三种艺术的表现方式来教育青年,即色彩和形状的表现方式、声音和文字的表现方式及和谐和节奏的表现方式。”


这里所说的色彩和形状的表现方式就是绘画。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图画既是每个儿童都爱不释手的,也是可以增加儿童知识的工具和怡养性情的利器。”


他在《儿童的绘画》 中指出:“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儿童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示美感之良器。要知儿童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


陈鹤琴先生一句“要知儿童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微妙地道出了教师和儿童之间共生共长的互动关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有策略地为儿童提供进行图画创作的机会,还要注意观察儿童的作品,关注儿童在图画中的心理表现,从而不断地反思我们的美术教育。


现结合陈鹤琴先生有关儿童美术教育的思想,笔者对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进行实践反思:既从绘画作品中反思幼儿的经验、技能、心理等,也从幼儿的绘画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梳理有哪些策略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和培养作用,又有哪些策略是缺失的,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了困难等。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活动刚开始,教师先以问题“你会画苹果吗?”引出活动内容。大班幼儿对苹果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瞬间就产生了画苹果的兴趣,纷纷说:“画一个圆,再画一个小把子,就是一个苹果。”


教师趁着幼儿兴趣浓厚,抛出了新问题:“你会画一个大大的苹果吗?”幼儿意识到新问题比刚才的难了一些,但依然踊跃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画大一点,一直画到纸头的边边上。”


教师进一步发问:“我想要一个更大的苹果,比这个纸头还要大,怎么办呢?”有机灵的幼儿立刻答道:“换更大的纸头画。”教师无可奈何地说:“可是我只有这么大的纸头。”原本激烈的讨论现场立刻变得鸦雀无声,幼儿都陷入沉思之中。


【反思】问题解决能力是学习品质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大班幼儿尤其喜欢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学习。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内源性动机和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用问题导入活动,通过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幼儿寻求解决“如何表现一个超级大的苹果”的策略。


教师之所以选择苹果作为美术活动素材,是因为大班幼儿对苹果有着充足的生活经验,而且从技能表现来说也符合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正如陈鹤琴先生在《幼稚生图画》中提出的:幼稚生的图画,应当画到什么样的地步?应当根据三个标准去选择材料:


1. 要根据小孩子的经验。小孩子对于没有看见过的东西,没有听见过的事物,当然画不出来;凡是我们叫他画的东西,要在他的经验中都有的,那教起来,他就容易了解。


2. 要有代表性的。鸭与鹅两种家禽,在形体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它们的嘴、蹼、身子是相仿佛的。若会画了鸭,画鹅就很容易了,所以我们只要教小孩子学一种就够了。


3. 所选择的材料是要容易画的,我们应当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事物,如猫头鹰、象之类。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有一个画家,他也画了一个苹果,你来看看这个苹果大不大?你从哪里看出这个苹果很大的呢?你觉得这个苹果为什么在这里?它和桌子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教师一边呈现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利特的作品《美丽的现实》(见下图),一边启发幼儿思考。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作品中的苹果并没有像幼儿说的那样画到了纸头的边缘,因此一开始谁都没有觉得它是一个超级大的苹果。


但当幼儿想象苹果和桌子的故事时,他们慢慢地感受到画面中的苹果越来越大。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几乎要撑爆整个房间的“超级大苹果”,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哇,这么大”的惊叹声。


“画家用了什么方法把一个小小的苹果表现得超级大呢?”教师的提问又把幼儿带回到问题的原点,也同时把他们带向新思路的起点。“把苹果和一个大大的东西画在一起。”幼儿在欣赏与探索中总结出了新的表现事物大的方法。


【反思】“感受与欣赏”是《3-6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子领域之一,幼儿园应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教师出示超现实主义大师马格利特的作品,让幼儿在欣赏中感受苹果的“超级大”。从幼儿瞠目的表情、惊讶的感叹声可以看出,大师作品带给他们无比惊艳和惊奇的视觉冲击。


陈鹤琴先生在其早年著作《家庭教育》的第七章“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中提出“小孩子应有画图的机会”“小孩子应该有看图画的机会”等多项原则。


他还指出:“看画”这件事于小孩子实在有许多利益,一则可以提高鉴赏美术的能力,二则可以陶冶优美的情绪,三则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习惯。各幼稚园里及家庭中,对于小孩子“看画”的动作,是不可忽视的。


在直接的视觉感受之后,教师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探索画家所尝试的与众不同的方法,触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给他们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那你知道哪些超级大的东西呢?”教师启发幼儿思考所知道的超级大的东西。幼儿在自己的经验库中努力搜寻着超级大的物体,说出了鲸鱼、恐龙、星球等。


“这些大物体可能出现在苹果的那个位置?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幼儿争先恐后地说:“我的苹果会飞到太空中,变成一个苹果星球。”“我的苹果会变成一个大秋千,我和好朋友一起荡秋千。”……


【反思】陈鹤琴先生在《对于教授图画的一点小意见》一文中指出画图有几个步骤:第一要有动机,第二要让儿童自由发表。有了动机,画起来就有目的、就有兴趣;有自由发表之机会,才有个性表现之可能。


欣赏大师画作会引发幼儿的动机——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方法能表现出超级大的苹果,我也想试一试。教师顺应幼儿的这一动机设计了艺术想象的环节,给他们提供了自由表达表现的机会。


幼儿表达出来的想象是丰富的,教师应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他们的创作意图,以便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创作中的个性化表现。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大师画的“超级大的苹果”给幼儿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他们纷纷拿起画笔,毫不犹豫地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画出了一个几乎到纸头边缘的大苹果。但紧接着难题出现了,苹果之外的东西没有办法画了。稍微激动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以后,幼儿有的在纸的边缘画出了大树,有的在纸的角落画出了恐龙……


【反思】当幼儿开始作画时,教师发现他们的作画过程竟然出奇地一致——都是毫不迟疑地先拿起笔在画纸的正中间画出了一个大苹果。陈鹤琴先生在谈论孩子为什么喜欢绘画时,说道:“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唯心论的心理学家认为的天赋冲动,而是受到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幼儿正是受了大师画的“超级大的苹果”的刺激,而急于在画纸正中间先表现出大的苹果。


但值得教师深思的是:虽然给幼儿提供了想象与表达的机会,但却缺少了一个让幼儿对自己的画面进行“艺术构思”的环节,也就是让幼儿在绘画之前先尝试初步安排画面,为自己的作画过程进行简单的计划。正因为教师的设计忽视了这个关键的环节,所以幼儿绘画时画面的构图就显得不够多样化和个性化。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尽管每一幅作品中的苹果大得都那么显眼,位置也似乎有些相同,但是幼儿的画面还是很丰富的:有的苹果在荡秋千,有的苹果在太空中旅行,有的苹果住在大树屋里,有的苹果在和恐龙决战……


【反思】在最后的评价环节,教师请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故事。在倾听和分享中,幼儿不断地相互学习。就像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儿童教儿童”的原则,他说:“儿童教儿童,意思就是以儿童来教育儿童,以儿童来指导儿童。”儿童教育儿童的好处有三点:第一,儿童了解儿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为深刻;第二,儿童鼓励儿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获得的更为巨大;第三,儿童教儿童教学相长。幼儿更能理解同龄人的故事,更能从同伴的经验学起,所以他们能在讲述和倾听画面故事中学有所获、习有所得。


除了让幼儿相互分享画面故事之外,教师还可以抓住幼儿在作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你先画了什么?后来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等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这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加清楚,能清楚自己的操作步骤、遇到的困难以及用的方法等,从而在反思中感受到计划的重要性。




END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关注我们

微信号:18610206462

《保育与教育》杂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大班美术活动“大大的苹果”中蕴含的陈鹤琴儿童教育思想及启示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