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主题导引
良好的户外环境不仅可以用来开展体育活动和娱乐活动,而且可以当作课堂;这样既能支持幼儿广泛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也能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因为受好奇心的驱使,幼儿的学习也会随时随地的发生。
新学期,幼儿园采购了一批户外建构积木,教师在开学前把积木整齐、有序的放在积木柜,并做上标签以便于幼儿分类摆放。各个班级在户外建构区开展自主游戏后,根据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们提出疑问:
1.积木数量太多,摆的太高,幼儿取放不方便;
2.摆放的太规律了,一块放错了,其他的就放不下了;
3.每次收都需要一位老师协助,小朋友摆放的不整齐,而且有点难收……
根据幼儿在自主搭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老师们提出的疑问后,我萌发思考:户外环境中的课程生发,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翻阅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后,我带着大三班的孩子们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主题网络
幼儿网络:
主题探究
活动一:探讨户外建构区现存的问题
新学期,孩子们进入大班,正是自豪与骄傲的阶段,为了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意识,老师通过小、中班需要帮助的话题,带领孩子们探讨户外建构积木存在的问题。
老师:“老师收到了小班、中班老师和孩子的求助,他们在进行户外搭建的时候遇到问题了。”(抓住大班孩子迫切需要表现自己长大了的心理活动),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并反问:“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他们呢?”
小朋友开始猜测原因:“可能是太重了,小班的小朋友搬不动”、“他们太小了,可能不会收,我们去帮他们收吧”、“等他们玩结束了,我们下去帮他们收”、“积木太多了,所以他们收不完”……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老师继续抛出问题:“难道我们每次都帮他们收吗?我们也有自己的活动啊,或者如果当时我们没有时间呢,怎么办?”
孩子们陷入了深思,一个孩子说:“那我们教他们怎么收,他们学会了,下次自己玩了就可以自己收了”,“对,那我们就教他们怎么收积木”,孩子们全票通过同意这一办法。老师表扬全班孩子们的热心肠及办法,并向孩子们讲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帮助他们收积木,不如教会他们怎么样收积木。
接着思考小朋友提出的下一个问题:积木太多了,他们收不完。
李晨峰:“他们可以合作收啊,合作收就会很快收完。”
张洛晴:“积木太多了,收起来一些不就收的完了。”
廖诗佳:“对啊,就把多余的收起来,这样少一些,他们就收的快了。”
老师:“如果要收起来,那收起来的积木收到那里呢?”
徐颢霖:“把他们放到柜子里。”
黄若时:“放到仓库里。”
杨景博:“把多的积木全部锁起来。”
孙司喆:“把多的积木扔掉。”
陈睿劼:“我觉得可以把多的积木送给其他有需要的学校,这样就不会扔掉,别人需要别人就可以留着,就像垃圾分类一样,你不要的东西可以卖掉或者送给别人。”
★ 活动小结与反思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慢慢对自己作为大班小朋友的身份有了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从年龄、身份、力气方面考虑到小、中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大班的身份提出解决的办法。在思考存放问题时幼儿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把经验与面临的问题与已有的经验迁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提出: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通过幼儿园户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幼儿能够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于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情况,也能够倾听和接受。在陈睿劼提出把积木送给其他有需要的学校时,小朋友都支持这一想法,但如何送?送哪些?怎么送?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活动二:积木数量知多少
哪些积木要送给其他学校?哪些积木我们自己需要留着?怎么样判定这些是需要送给其他学校的呢?
孩子们继续思考:
申家锜:“我们去问一问小班的弟弟妹妹吧,他们不喜欢的就送给别人。”
杨景渊:“他们那么小,我们就把大的不好收的送给别人。”
宋一昊:“弟弟妹妹那么小,我们要学会谦让,他们不喜欢的就送给别人。”
王沐阳:“我们可以把他们很少用的,或者不需要的送给其他的学校,留下弟弟妹妹喜欢的积木,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去户外搭建了。”
刘子溪:“老师说留哪些,我们就留哪些呗。”
邹岩妮:“也可以把太多的积木减少一些,这样每样都是一样多,各种各样的,弟弟妹妹也容易选择一些。”
通过孩子们激烈的探讨,最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决定做一个调查表,把孩子们思考到的问题做成调查表,发放到各个班级,了解其他班级幼儿的想法以及老师的想法。调查表有以下问题:
①你最喜欢哪种搭建积木
②不感兴趣的积木
③数量太多需要减少
④不好收拾整理的
问题设想好,我们要怎么样让幼儿园的孩子填写调查表呢?他们不认识字,也不会写字,更不认识这些积木叫什么、一共有多少块、多大多小,这把小朋友们难倒了,他们绞尽脑汁思考、讨论:
高瑞曼:“我们把各种不同的积木搬下去,让他们选择喜欢哪种。”
谢丰远:“不行,这太多了,我们要去每个班也太重了。”
李子谦:“我们数一数有多少积木告诉他们,让他们选。”
施懿坷:“我会数数,我去数一共有多少块积木。”
肖宇辰:“我还会使用尺子,我可以去量一量积木有多大,有些如果太大了,他们可以根据我量的数据选择。”
廖诗佳:“我也会量,我在家有用尺子量身高,我还量了我家里的桌子有多长。”
陈睿劼:“我能数到一千,我也去数积木。”
孩子们呼声很高,我们计划分组进行,一共有五个柜子,把幼儿分成五组,每组七名幼儿,一组负责一个柜子里积木的清点,每组人员又进行了详细的合作、分工,两名幼儿进行测量、记录,两名幼儿负责清点数量,三名幼儿负责搬及装。
在清点的同时有很多意外的收获:“我们把6个三角形的摆放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大大的披萨”、“同样大小的积木摆放在一起,这样我就能很快数出来了”、“佳佳,48这个数字我不会写,你可以教我怎么写吗?”
经过一周的统计,五个柜子的积木清点完毕。老师根据孩子们的测量及数据进行问卷的制作,以下附积木问卷调查表:
问卷发放了40张,回收率100%,考虑到调查表的有效性及回收率,小班每个班发放了4份调查表,2份教师填写,2份老师带着幼儿填写;中班每个班发放了5份调查表,2份教师填写,3份老师带着幼儿填写;大班每个班5份调查表,由我班幼儿教其他班幼儿怎样填写,曾主任、杨主任各一份调查表,共计40份。
发放调查表怎么样发,怎么样才能让别人明白我们调查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任务交给了班里的5个小朋友。
张洛晴:“我们先告诉他们调查表的内容,教小朋友怎么填?”
黄若时:“告诉他们我们在做积木的统计,让他们去选择。”
王沐阳:“我们让别人填,他们是帮助我们,我们要有礼貌。”
结合小朋友们的讨论,我们制定以下话术:你好,***,可以帮我们填一下调查表吗?我们在做积木的课程。在回收问卷的时候要礼貌说:谢谢你的填写,你的意见我们会采纳!
以下附调查表发放、填写过程:
★ 活动小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什么是调查表,调查表在统计中的意义,知道在邀请别人填写调查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去向老师和其他班级幼儿发放问卷,让幼儿感受到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并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调查表如何填写)感到满足和自豪。
在清点积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分工、合作进行 ,测量记录的幼儿能够运用数字、图画等简单的记录表征积木的大小、数量关系,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尺子刻度,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清点的幼儿在一一点数后,根据积木的形状特征描述并说出清点的数量,不同的柜子里有相同的积木,在计算总数时个别幼儿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搬与装的幼儿在搬放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类以及组合的空间知识,能从点数组幼儿的角度出发,按照分类的方式方便点数组的幼儿进行点数。
活动三:积木的“抉择”
调查表回收完后,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进行调查表的统计,我们把积木编成序号①②③…方便唱票统计,唱票过程中不同的问题用不同颜色来记录,方便最终的统计。经统计:1号、2号、8号、10号、13号积木要留下,5号、6号、7号、9号、11号积木数量太多,需要减少,那么减少至多少呢?
廖诗佳:“长木板数量90块,可以减少10块。”
施懿坷:“不行,减少10块太少了,我们留下30块。”
张洛晴:“我们留下40块吧,这样每个人都有一块可以用来搭建。”
陈睿劼:“那我们留下60块不就行了,这样不多也不少,谁想用这种积木还可以多用,一人一块有点太少了。”
最终投票决定,两种不同长度的木板各留下60块,其他需要减少的积木也以此种方式决定留下数目,确定数目后接下来就要把我们统计的数据落实到实际当中。
以下附部分回收调查表:
★ 活动小结与反思
积木是户外建构游戏最好的材料,不可缺少,不可代替,如果要满足一个班全体幼儿共同进行建构游戏的需要,那么建构材料的数量应该尽可能满足。在以此目标为基础上需要减少数量的积木幼儿也开始思考,如果太少,那将不够一个班的幼儿使用,如果太多,那可能达不到本次活动的目的,到底多少数量合适呢?幼儿进行激烈的讨论,与别人的意见不同的幼儿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孩子们在听到这些理由时能够调整自己的意见接受可行的意见。
调查表进行唱票环节幼儿刚开始是不太理解的,为什么不用数字来统计,在统计到越来越多的调查表时幼儿明白,这样更方便区分也更简洁,不过在最后数“正”字笔画时部分幼儿不是特别理解,此种方式对于大班幼儿统计来说有些难度。
活动四:积木的摆放
留下的积木种类及数量已经确定,接下来进行实际的操作摆放,在摆放的过程中幼儿分成三组,两组幼儿把柜子里的积木拿出来,一组幼儿在地面进行分类,把相同大小的摆放一起。经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幼儿把所有的积木都已分类摆好,接下来开始分工把积木摆放到柜子里,一组幼儿把要送给其他学校的积木放到草坪的柜子里,两组幼儿把积木整齐摆放在积木柜,一种积木放一层柜子,直到放学时间幼儿还剩一些没有摆放完,在幼儿离园后老师进行整理,老师在进行摆放的时候发现我们统计减少数量的长木板积木摆放时柜子有很大的空余,圆柱积木数量有些多摆不下,班级三位老师商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都稍加调整,明日把具体的积木数量告知幼儿。
最终规整视图 ▲
★ 活动小结与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数学)领域指出:“能按照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的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在重新摆放的这一阶段,幼儿根据商讨的最终数量进行整理,并在整理到某一种积木时会询问老师或自己看记录单预留的数量及种类。在整理积木的同时,幼儿也掌握一些方位词,如:柜子里面、木板放在最下一层、圆柱立起来放、短板积木放在最左边……
活动五:发挥“主人翁”精神
第三周在户外建构区进行搭建时,幼儿发现我们原本整理好的积木现在摆放比较凌乱,幼儿们继续开始思考,我班对积木的摆放及整理有了丰富的经验可以收纳整齐,其他班的幼儿可能不知道如何整理及分类,那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继续进行激烈的讨论:
赖思琳:“我们教他们收。”
严梓欣:“去到他们班里告诉他们怎么收。”
王沐阳:“不行,那样太浪费时间了,每个班都要去,我们可以录个视频,把视频发给他们,他们看着视频学。”
高瑞曼:“我们做标签,让他们看着标签摆放,就像我们建构区那样,他们就不会放错了,上面如果是长方形就贴个长方形的图片,如果是三角形的就贴三角形的图片。”
老师采取小朋友们的建议,邀请了几名幼儿一起录制视频,并拍摄积木图片与幼儿一起制作标签张贴在积木柜子,视频录制完后老师先把视频放在班级内播放,让幼儿来观察这样整理、摆放是否有问题,全票通过后,教师把视频分享到幼儿园主班群,供各班参考、学习。
★ 活动小结与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指出:教师应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给与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幼儿自主做决定。整个活动教师都是以幼儿为中心,鼓励幼儿出谋划策,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并语言支持帮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提供物质条件,帮助幼儿实现录制视频帮助小朋友学习整理积木的想法。
活动六:制作搭建欣赏图
为了激发园内幼儿建构的积极性及培养幼儿的建构技能,教师又提出了新问题:“其他班的孩子在搭建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他们不知道怎么搭建,也不知道搭建什么?大家有没有好的想法告诉他们?”
高瑞曼:“他们可以去学啊,什么都可以搭建的。”
李晨峰:“让他们老师教他们呗。”
黎晟煊:“把我们搭建的图片拍给他们看,我们搭建的很好。”
刘子溪:“我们教室里有贴建筑物的图片,我们搭建就是比着搭建的,要不然放在那里一份,让他们也比着搭建。”
申家锜:“搭建前要先画“图纸”,他们先画出来,比着就可以搭建出来了。”
综合幼儿的建议,教师决定和幼儿一起制作一本“搭建书”,里面包含:班级孩子的搭建作品、建筑物的欣赏以及一些积木搭建的成品图。建筑物的欣赏图需要孩子们集思广益,回去与家长一起商讨中国著名的建筑有哪些?外国著名的建筑有哪些?根据建筑物老师查找相对应的图片打印制作成册投放到户外建构区。
以下附部分户外搭建欣赏图:
★ 活动小结与反思
幼儿根据班级提供的环境支持与已有经验提出办法,在收集建筑物欣赏图时,通过家园合作,更大广度的搜集中国及外国著名的建筑物,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在整理的过程中对于幼儿提到的建筑物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感受和欣赏这些建筑物的美与特点,在欣赏的过程中,幼儿掌握了对称。在对成品搭建欣赏图以及幼儿搭建图片的分析及讨论中,幼儿能够发现部分建构技能,如:垒高、架空、组合、对称……
主题感悟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户外环境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课程生成的发源地,在本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创设情景,不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问题,幼儿的见解及想法也远超教师预计的发展水平。在活动中教师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创造条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能够调动已有经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本次“生成式”的课程既满足了幼儿当下的兴趣和需要,又实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各领域的目标。通过此活动也加强了班级幼儿的自尊、自信,在建构方面的兴趣及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文|孙梦婷(西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南航明珠分园)
图|孙梦婷、廖思梅(西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南航明珠分园)
编辑|陈静珊
审核|尹维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