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推进落实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宝安区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征集和评选活动的通知》,发挥优秀家庭教育的榜样示范作用,宝安幼教集团于10月下旬开展了“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初赛活动。经过园内遴选、专家评审环节,最终评选出了24篇优秀案例。
“家庭教育”栏目将对获奖文章进行系列推送,重在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或遇到的困惑,“双减”政策下家庭生活的变化与思考,再现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细节与感悟……
《学习是一场无限的游戏——
写在双减政策下的思考》
大六班家长:翁毓虹
宝安区兴华幼儿园
当了妈妈,才理解母亲当年每天为我们吃喝拉撒叨叨念念的操心;当了妈妈,才理解父母当年“棒子下出孝子”督促我们学习所饱含的无奈;当了妈妈,才理解父母为了我们能够茁壮成长,让我们身心吃的“苦”;也只有当了父母,才能理解什么叫做“百年育人”……就像现在还在学习如何为人、如何为子女、如何为父母的我们一样,我们也依然在学习的路上。我们在学习,我们的孩子也在学习,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孩子更加平等一点?
我老大今年读二年级,在她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对于我和她而言,用“炼狱”二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和我先生,对于两个名校毕业的父母来说,文化课的学习本来就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于是在孩子幼儿园时期,我们奉行的是“快乐童年”,什么认字、阅读、英语、拼音,对我们来说都是浮云,快乐最重要。然而,上了一年级,英语、自然拼读、拼音同时学习,一个字母在不同场合要发出三个声音;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她面临着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一脸蒙圈,我们也是手忙脚乱。老师对孩子非常负责,每周五单独把一些基础薄弱的孩子留下来,利用自己的下班时间义务给孩子补课,但是希望家长可以一起陪同,以便在家更好辅导。
于是我陪着孩子进了“促进班”,懵懂的孩子无法意识到此课程的意义所在,老师也是用心良苦,但对于我而言,无疑是如坐针毡,毕竟在我接近20年学校生涯中,还未尝试过这种滋味。内心的羞愧转变成了怒火,怒火烧在了孩子身上,波及了家中的另外两个孩子,整个家庭时刻充盈在焦虑、愤怒、打骂的声音中。虽然孩子受到早年“快乐童年”的积极作用,不怎么把这种压力放在心上,对于妈妈的打骂,转眼就忘记了。但是由于妈妈这种严肃的表情,孩子的笑容也越来越少,读书的主动性也丝毫未见。虽然在我赶鸭子上架的不懈努力中,孩子对学习有了一点点认知,但是此时的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自我不断不断学习“如何当好小学生的妈妈”,经常自己嚎啕大哭,感觉自己没有资格当好这个妈妈,面对孩子的拖拉、不专心、玩性重,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但是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这种状态其实也是我养成的。
经过思考与不断自我调整,有那么两三个月,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我让孩子自己告诉我她每天需要做什么,老师安排了什么,打算怎么做。于是,事情有了一点点转机,坏习惯还是会反复出现,但是毕竟出现的次数慢慢减少。学校的老师也非常用心,不断跟我沟通,如何去养好她的习惯,发挥她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奈也好,积极面对也好,我接受了我的孩子就是一个平凡人,她的学习需要慢慢来。也是若干年以后,我会发现这是她跟我玩的“一场游戏”,身心健康是基础。我需要的就是耐心以及及时矫正偏离轨道太多的东西。
今年的暑假,“双减政策”出来了,“主要是让学生更好的回归校园、规范校外的补习乱象。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这个政策无疑一个轻度解放。回归校内教育,把本年级该掌握的知识点学扎实,减少校外培训的“内卷”,让家长之间少点攀比,让孩子之间少点恶性竞争,亲子关系更好一点,同学之间的笑容多一点,百利而无一弊。
我果断减少了三个孩子的课外培训班,留下的大部分都是琴棋书画,孩子喜欢的课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孩子的校内学习的知识更加牢固,如何让孩子对知识的触角更多,如何让孩子学习多出来的时间合理安排?
经过思考与商量,首先在家里树立方针政策,“做事干脆利落、做人光明磊落”是我跟孩子一起商量的行事方向,督促我们提高做事效率,学会开朗乐观与他人沟通交流。要求大人在家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老大每天尽快做完校内作业,并保证阅读量、家务活、第二天的学习准备以及自由活动;老二和老三每天也需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以及自由活动时间;周末早上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去户外运动,全家都要早读,可以读报纸、课内书、课外书。经过1个多月,老大的脸上多了笑容,老二老三一起打闹的时间也多了,我的心情也平和了一些……也许孩子并不是每一天都按照计划去完成,变化时常发生,这是一个过程。慢慢他们会发现生活中每一样时间都需要学习,学习是一场无处不在的马拉松。
养娃是一场修行,一场比任何东西都困难但是快乐的修行,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努力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以及情绪,孩子不一定按照我们的规划去完整履行,但是那有怎么样呢?我们当年不也这样嘛。孩子是花朵、是野兔、是火车,我们无法决定他们最后绽放的样子、也无法决定他们最后走的道路,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我们挚爱的宝贝,我们需要去爱护、去引导、去归正……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学习,要尽量让他们学习的过程是快乐的,他们才更有主动性。学习无处不在,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游戏,是一场无限的游戏,对于孩子是如此,对于家长又何尝不是呢?
编辑|梁海妍
审核|凌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