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首届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摘 要

"做幼儿的同行者"是我与《指南》邂逅十年最深的体会。这十年,我潜心学习《指南》,运用《指南》,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从园本课程主题活动到现在班本化、生活化课程,我的教学理念随着幼教的改革在一步步改变、跟进,我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发展观,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班本化主题活动就是围绕着幼儿的兴趣、问题而展开,以促进本班幼儿发展而 “量身打造”的主题活动,从而提高课程的适切性,给予幼儿探究调查问题的机会,使得幼儿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经验。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追随幼儿开展班本化主题活动?我们以“垃圾分类跟我来”为例,一起探讨如何实施班本主题活动。

关键词

班本课程;追随幼儿;观念转变

一、领悟《指南》精神——我的思考

案例背景:下午区域活动,美工区的孩子们正专心地忙碌着手中的美工作品,涛涛准备将用过的双面胶背胶扔进垃圾桶,可围着美工区绕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垃圾桶。只见他跑进厕所,大喊了一句:“我们班的垃圾桶怎么变样了?”简单的一句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许多小朋友都跑进厕所里一看究竟。大家纷纷议论一起来“原来的垃圾桶去哪里了?”“这个垃圾桶为什么分成了3个?”“垃圾怎么扔呢?”如何追随幼儿兴趣确立班本化主题活动?

(一)主题活动内容的确立应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

班本化主题活动并不是教师事先“创设”的,而是教师和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相互交流、相互倾听而来的,是与幼儿共同发展、一起建构而成的。垃圾扔进哪个垃圾桶这个问题来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垃圾桶和以前的不一样了,以前所有的垃圾都丢在一个垃圾桶里的,为什么现在要分成3个袋子呢?教师对幼儿兴趣点的进行了甄别,垃圾分类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是社会规则的建立,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可以承载这个任务的,是可以去落实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可以追随幼儿兴趣产生适应性的、应和幼儿需要的活动。因此决定在班级开展“垃圾分类跟我来”的主题活动。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二)主题活动目标的确立应把握活动意义与价值

在“垃圾分类跟我来”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关于垃圾分类的内容非常多,仅垃圾分类标志这一项就涉及很多内容,所以教师对如何设置主题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产生了困惑。在大班年级组课程审议的时候,大家共同讨论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围绕主题开展的意义与价值来设置目标,不断反思主题开展的意义。主题的价值是什么?幼儿通过主题收获了什么?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垃圾分类跟我来”主题的开展是为了幼儿因为突然出现的垃圾分类桶,从现实中的新发现和新问题出发,分散出各种各样的话题。围绕着垃圾分类进行分析和梳理,支持孩子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通过实际操作的游戏等方式巩固发展他们的经验,让孩子在自然的实践中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目标应该如何确定?以幼儿为本的班本化主题活动并不是放弃或者不关注课程目标。目标对于课程的开展当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达成。在追随幼儿经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课程如何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对幼儿的价值在哪里,以及怎样通过课程来支持幼儿全面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要指向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三)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应重视幼儿的生活情感体验

以往大部分活动在幼儿的认知和技能方面的发展过于重视,往往忽略了幼儿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与感受。而《指南》精神培养的是“完整儿童”,更关注幼儿对生活的感受体验,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班本化主题活动就是从幼儿的生活中挖掘幼儿的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更加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与需要。主题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带着问题去采访爸爸妈妈、幼儿园里各部门的老师,通过阅读绘本、观看视频资料、制作宣传画、走出校园去社区做宣传员、在幼儿园给平行班的小朋友解答问题、拍摄宣传片等活动,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垃圾分类需要从我做起,在家长的反馈中也感受到垃圾分类已深入到孩子们的心里。

(四)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应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包括日常与教师、家长、同伴等之间的互动,每天发生的一切都包含在生活的定义之内。在《指南》引领和倡导“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今天,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经验的延续与提升。那么,幼儿的经验是从何而来的? 就是幼儿自己“实践、感受、体验中”出来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实验过,才会得到真正的知识。” 班本活动更加珍视生活的价值,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引导幼儿在感性的、直观的、生动的、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内化行为。垃圾分类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没有用教给、传授的这种生硬的方式,让幼儿被动的接受垃圾分类。而是让幼儿在体验和调查的过程中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然后再来正确的使用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帮助孩子主动建立起我要遵守垃圾分类的规则,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让幼儿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充分感受到垃圾分类和我们生活关联的重要性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自觉地转化为垃圾分类的行为和意识。

二、在《指南》引领下我的行动

(一)对于班本化的学期发展目标、幼儿园五维目标以及《指南》中提出的环保目标,教师遵循了三化的原则:一是内化:将大班幼儿教育目标进行内化,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细化:将大班阶段的教育目标进行细化,细化至每个学期,有目标可遵循;三是转化:将细化至每个学期的教育目标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再转化到主题活动中。“幼儿发展”与“完整儿童”是教师考虑的课程的重要因素,适切的课程目标尤为重要。因此主题目标进行了3次调整。

  • 主题进入前对幼儿经验调查后的第一次制定目标

1.了解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垃圾,感知垃圾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垃圾的分类方法,乐于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垃圾的标志,感知关于垃圾收集、垃圾分类等各种标志的丰富性。

3.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有不同的处理和利用方式,能大胆运用多种方式对可回收物进行利用和再创造,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和成就感。

  • 主题中期实施活动对主题目标达成进行了第二次修改目标

1.了解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垃圾,感知垃圾产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社会与情感、认知)

2.垃圾分类标志的意义,学习垃圾的分类方法。(认知与语言)

3.用较完整的语句向成人进行垃圾分类的调查访问和宣传活动。(认知与语言、社会与情感)

4.大胆运用多种方式对可回收物进行利用和再创造,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和成就感。(认知、艺术、动作与健康)

5.感知我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愿意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光盘行动、减少白色污染等。

  •  主题后期对幼儿再次进行调查,回扣目标达成度进行了第三次目标修改

1.了解不同的地方会产生不同的垃圾,感知垃圾产生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社会与情感、认知)

2.了解垃圾分类标志的意义,学习垃圾的分类方法。(认知与语言)

3.能用较完整的语句向成人进行垃圾分类的调查访问和宣传活动。(认知与语言、社会与情感)

4.能大胆运用多种方式对可回收物进行利用和再创造,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和成就感。(认知、艺术、动作与健康)

(二)班本化主题活动实施路径

课程目标确定好后,如何实施班本化课程?在“垃圾分类跟我来”主题活动之初,教师的思路是按照类别的角度设计,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四种标志。但在班级课程审议时,大家提出班本课程的开展本身就是基于班级幼儿,在开展课程的时候,应采用行动的视角,要给幼儿提供工具、机会让幼儿去调查、研究。因此,教师决定让幼儿走在课程的前面,以幼儿的经验、问题为线索来开展主题活动。在研究方法上考虑到幼儿本位,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答案,因此调整后“垃圾分类跟我来”主题活动围绕着以下五条线索来展开。

线索一:垃圾桶变样了

教师基于孩子的问题找到相关的视频,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以前我们确实是把所有的垃圾扔在一个垃圾桶里的,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也越累越多,有些垃圾还有用处,所以现在我们提出需要垃圾分类。观看视频后老师又将问题抛给了孩子:还有哪里的垃圾桶也变样了呢?我们生活的周围都有哪些垃圾呢?因此在第一线索中我们围绕垃圾桶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变了样的垃圾桶》《不同年代的垃圾》《有趣的垃圾分类标志》《我来设计垃圾桶》《垃圾桶有多高》。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线索二:我们周围的垃圾

当孩子们看到《垃圾-归宿》的短片时非常的震撼,没有想到我们生活的周围会有这么多垃圾,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带来了如此大的危害,从而激发了幼儿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因此孩子们从自己最熟悉的幼儿园和家里进行了调查。在线索二中我们围绕“孩子们身边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是什么?”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垃圾从哪里来》《我家的垃圾》《幼儿园里的垃圾》《清理垃圾》《秦淮河怎么了?》。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线索三:垃圾分分类

孩子们成立了研究小组,对垃圾分类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垃圾如何分类呢?在线索三我们围绕垃圾分类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垃圾分类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小组》《我知道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我知道》《小菜皮的旅行》《我们身边的有害垃圾》《垃圾分一分》。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线索四:我是垃圾分类宣传员

针对线索三的问题,孩子们向幼儿园附近的邻居、幼儿园里的老师们进行了宣传,还邀请同年级组的小朋友们,现场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将自己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画和标志送给他们,告诉他们标志的意义。在线索四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垃圾分类宣传海报DIY》《我是垃圾分类宣传员》《儿歌创编“垃圾分类我会做”》。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线索五:“垃圾”怎么用

这些垃圾还有什么用呢?孩子们对四类垃圾进行了讨论,他们觉得可回收垃圾是可以再利用的,因此我们收集了很多可回收物品,在孩子们的巧手中变成了既美观又实用的游戏材料。可是让孩子们没有想到的是厨余垃圾竟然还有用。孩子们观看了堆肥的视频,请来了厨房的阿姨为我们讲解厨余垃圾的作用,我们也尝试去沤肥。我们把中午散步时捡来的树叶、午餐时的剩饭剩菜、椰砖营养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我们成功了。在线索五中我们围绕这个话题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垃圾去哪儿了》《创意变变变》《小小演奏会》《“垃圾”用处多》《环保服装秀》《果壳镶嵌画》《好玩的鞋盒》 《苹果核旅行记》《制作堆肥桶》。

三、深度解读《指南》——我的收获

(一)以完整儿童发展为标准,完善课程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不是为了追随儿童而追随,而是在教师的心中始终有一条标准:即幼儿在不同领域及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随着《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颁布,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指南》精神的基础上需要我们教师真正落儿身心健康发展这个总目标。班本化主题的开展让教师逐渐意识到,课程的推进是实现幼儿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绝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了解班级幼儿发展现有状态的同时更要熟知幼儿在各个领域中的发展目标,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加准确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提供适合的课程,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因此在选择兴趣、开展活动、支架提供等诸多方面目标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完整儿童”的培养是教师始终放在心中的目标。

(二)教育观念的转变

 1.将主题活动构建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过去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都在用自己的想法、经验阐述课程中的价值观与文化内涵,幼儿直接感受到的是来自教师的诠释。如今在“基于幼儿经验”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的需要与兴趣,考虑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决定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把一个班级比作一个“社区”,那么每一位幼儿都是互相学习的“资源”,每一位幼儿都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的想法,从而相互获益。教师与幼儿所展开的对话也给了教师自我成长的机会和自我挑战的机会。课程实施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拷贝,它需要经过教师的内涵阐述和幼儿的经验构建,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与碰撞中也为课程的发展产生了无法预期的结果,这也促进了课程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幼儿真正成为课程的小主人。

2.追随幼儿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教师能主动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及时给予回应,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幼儿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班本化主题活动的产生往往因为幼儿的一个问题而开始的,教师有意识地关注着幼儿的反应,通过这些反应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这也体现了观察幼儿的重要性,教师在随时随地观察、交流与沟通中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点,把幼儿的想法作为开展班本主题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题实施过程中,线索一中幼儿对垃圾桶发生变化产生问题,教师与幼儿共同了解了垃圾桶的演变史后将问题又抛给了幼儿:为什么要换垃圾桶?除了幼儿园还有哪里的垃圾桶变了样?以及我们生活的周围都有哪些垃圾等,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由此班本主题不仅要关注幼儿是否感兴趣,是否喜欢,也要关注对他们来说这些活动是否合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等基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课程更加适合幼儿,真正使幼儿成为课程的小主人。

3.以幼儿为课程主体的评价

班本化主题活动的评价应当以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主,绝不能只重视知识技能而忽略情感体验,更不能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幼儿,即幼儿在活动中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在主题活动结束后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用绘画、语言表述等方式记录下来,并向自己的同伴和家人、幼儿园其他班级的幼儿和教师讲述自己的活动经历,介绍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新经验,在这一次活动中他们得到了什么收获以及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让幼儿“爱生活,会生活,享受生活”。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日生活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理解幼儿,还要在此基础上支持幼儿,引导幼儿。而对于无法预测的幼儿来说,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围绕着幼儿进行动态的建构,内容、实施路径、组织方式都随着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着,教师和幼儿时刻面临着一种“等米下锅”的状态,这也使课程更加灵活多样,充满挑战。,因此课程存在着灵活性的特点。如今,在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和网络对幼儿的影响冲击下,幼儿也许了解到的资源比老师更加丰富。因此,正如舒尔曼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的PCK理论,教师要完成角色转换,必须在“幼儿怎么学”、“教师怎么教”、“教师教什么”三方面都有所考虑。教育再也不是单纯的传授,课程更不是死板的文本,教师需要时刻反思,积极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经过幼儿行为的反思、专家文化的反思、自身学习的反思这些过程才能成为与幼儿成长的同行伙伴。

十年很长,见证和感受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历程;十年很短,我将与学前教育共成长,成为学前教育的追梦人。我会继续努力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学会追随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我与《指南》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作者:南京市实验幼儿园  王俊君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首届“幼芽杯”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精神,深入落实《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保育教育水平,《好家长·幼教新天地》编辑部联合优师教研举办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首届全国幼儿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作品展示——我与《指南》的故事之追随幼儿兴趣实施班本主题活动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