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认识世界 点亮人生
在夏日美好中
让我们翻开书本
与书香相遇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随时注意观察幼儿,捕捉幼儿活动中有价值的问题。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体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我们怎样观察儿童?我们能看到和了解到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儿童呢?
《观察儿童》这本书以问题为导向,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并指导人们如何进行观察,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实践操作指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共享阅读之趣吧!
– 好书分享 –
分享书目:《观察儿童》
分享人:苗苗四班 郭紫晶老师
作者简介
【英国】莎曼等著,单敏月、王晓平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适合所有对0~8岁儿童感兴趣的人阅读。
推荐理由
在工作中我发现,观察幼儿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日常教研、一日生活非常重要,很有幸在我们幼儿园的图书中发现了《观察儿童》这本书,读来很是惊喜,于是在读书沙龙的活动中向各位老师分享,希望可以打开我们的思路,用一种更客观和科学的方法观察我们的孩子们。
我们平时的工作繁重且琐碎,每次面对各种手写记录可能就会想哪来的这么多精力去观察去写这些,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减轻这些事给我们带来的压力,用更直观的记录方法去记录,使观察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内容介绍
观察儿童
(1)让我们知晓儿童的发展状况
(2)帮助我们评判儿童的发展水平
(3)指导我们设计儿童的发展目标
(4)提醒我们关注超常儿童的发展需要
书里的实例较多,虽然是外国作家记录的国外儿童观察事迹,但跟我们的日常观察差别不大,尤其在记录观察的方法上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书中关于观察记录的手法、学习怎么客观地去描述所看见的行为、学习如何提取关键领域和发展要点,再结合理论评价孩子目前的发展水平,从而选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干预。
互动与交流
– No 1.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
– No 2. 我们能看到什么–
– No 3. 我们能了解到什么–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儿童,发现幼儿的行为,理解孩子们的心理,为我们对孩子的成长指导给予帮助。
在今天的图书市集中我观察到孩子们非常热情的在招揽客人,他们叫着“快来买我的书呀,快来买我的书呀。”一些孩子本来没有投入到这个游戏中,但在叫卖声中被吸引过去买书。
在一次次的游戏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能力发展、社会性发展,也能通过观察了解到他们的需求,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物质支持和心理支持。
大家就“观察”为主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有效观察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观看了两个关于外国学前教师对于观察和记录的描述和感受。
进行观察记录
为让各位老师沉浸式体验作为观察者记录观察行为,在读书分享之前,我请大家帮忙观察并记录在整个阅读分享过程中我的一些动作和表情,并详细记录这些动作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时间。
从大家的反馈中我了解到,在整个分享过程中,我扶眼镜的次数高达51次,捋头发1次;在与大家分享交流时表情微笑,在讲述内容时表情严肃。通过观察并记录,对于行为的表现我们会有更客观的认知。
建议与感受
一次偏向于专业、理论、科学的读书分享交流一定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基于整个读书分享的观察和记录,王园长不仅非常细心地捕捉到了我的心理状态,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杨老师也根据自己的所观、所想,结合观察的图书市集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当观察成为一种习惯和方式,我相信,我们距离了解儿童、了解自己就一定不远了。
读书感悟
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的表现都值得我们洞察。
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观察,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快乐地体味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观察,让我们能在幼儿的行为中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观察,能让我们倾听幼儿的表达,减少教师的”自以为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去了解幼儿。
身为教师,在观察幼儿时,也要观察自身,注重发现问题及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不逃避问题的发生,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既是孩子的课题,也是教师自己的课题。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观察者,在观察儿童和观察自己的这条路上不断前行吧!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读书是身为教师最好的修行,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
让我们乘坐好书的帆船,
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 END –
撰稿、排版:郭紫晶
审核:杨倩
终审:侯健健
重幼用心倾听,与您真诚沟通
李沧区教体局投诉邮箱:licangjiao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