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乐堡幼教集团园
当孩子进入大班最后一学期,
一个词语会频繁进入家长的视野。
“我们小时候老家没有幼儿园,
直接上了小学,之后不也好好的?
幼小衔接是一定要做吗?”
“我信奉快乐教育。
可是自从听到同事诉苦,
说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
经常被老师约见,
就因为当初没有做好幼小衔接,
我内心就好纠结。”
“幼小衔接究竟是‘接’什么?
是不是从现在开始要给孩子
恶补拼音、识字和算术了?”
10个孩子要上小学的家长,
9个为它发过愁。
幼小衔接是不是必须做?
幼小衔接什么时候做?
上小学,我们需要帮孩子做好哪些准备?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一起走进艾乐堡的“学前教育宣传月”。
今年是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了解第十一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
01
“学前教育宣传月”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02
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什么?
“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准备,这是我们家长朋友们所关切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学前教育宣传月”,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它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有效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的教育重点是“养习惯”。
幼小衔接专题培训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大班段老师到北师大泉州附小参加幼小衔接专题培训,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和小学老师共同探讨科学衔接,为帮助幼儿顺利入小学做好准备。
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啦
我们和孩子们约定了一些事
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我们与幼儿们约定: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学会整理,养成习惯;喜欢阅读,乐享运动;敢于探索,乐于分享;积极挑战,坚持到底。
约定可以帮助幼儿增强“长大”的自我认同感和责任感,初步了解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奠定基础。
还有许多技能比赛陆续开展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周起,艾乐堡幼儿园全方位、多角度地铺开幼小衔接的各项系列活动,开展了包括熟练使用剪刀、正确使用筷子、整理书包等在内的诸多技能比赛。
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家里可以放上关于上小学的绘本。童趣的故事可以帮孩子更快地调节状态哦!
“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
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
一年级
我们来了
再过几个月,孩子们就要和无忧无虑的幼儿园告别,进入小学开始新的生活,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畅想小学生活
关于小学,我想知道…..
老师老师,小学的教师是什么样子的?也有美工区吗?
老师老师,小学的操场上有滑滑梯吗?
小学在哪里吃饭睡觉的?
上课时我想喝水怎么办?
在小学如果我交不到好朋友怎么办?
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在孩子的讨论中涌现,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小学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记录下我们的问题,怀着期待,慢慢去探索……
你好,小学
感受小学的课间10分钟,原来小学的桌椅也是不一样的,心里期待着成为少先队的一员。
我是小小调查员
针对孩子们关心的幼升小的热点问题,我们让孩子们当了一次小小调查员,完成了一份调查报表《“我要上小学啦!”》,把他们眼中的小学生活一起进行细细的梳理。
我想象的小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知道小学里每天有很多节课,小学的操场很大,在小学没有小床,午休时趴在桌上睡觉等等。
此外,许多孩子在家已经开始尝试在做入学准备,如:准备书包、文具,学习写自己的名字,调整作息时间,尝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等……
我心中的小学
小朋友们有了自己心目中的小学,他们用彩色的画笔绘出了对小学的向往,设计了自己的书包。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至关重要。
在进入小学后,艾宝们需要在位置上仔细聆听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同时还需要完成相应的书写和作业。如何在听课和写作业时让身体更加舒适放松呢?这就需要艾宝们掌握正确的写坐姿势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艾宝们这样坐对吗?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阅读与书写目标指出:幼儿园阶段要培养孩子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写画的技能,并在写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自理能力大赛
为了让孩子们能自信地踏入小学大门,我们举办了以“我能行,我最棒!”为主题的自理能力大赛,来提高幼儿整理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的能力,让幼儿顺利地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期。
只听一声令下:“预备,开始!”宝贝们朝着自己的小床飞奔而去。
首先我们用小手把翻乱的被子摊开。可是有点重,想个办法?那就使劲甩一下。再对折成长方形。我们可仔细了,看:角对角,边对边。就按照折纸的方法,最后向上对折就可以啦。不平整?我再用小手按一按。来不及啦,赶紧下一个比赛项目,我可是要得第一的!
?
?
整理书包是小学生每日必做的事情,也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本领。
有了之前的经验,孩子们整理书包更加熟练。先把书包里的所有物品拿出来,再分类整理,摆放整齐,最后放入书包。
比赛中,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孩子们自信地投入比赛,动作灵活、速度敏捷。有的小朋友采用“兔耳朵”法、有的小朋友采用“虎口对拉”法,不但能正确打结,还能注意美观。
这段时间里,幼儿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不断了解小学的生活,通过讲述、观察、比较、记录等方法,获得新的认知和体验。
整个过程我们看到了幼儿勇于提问、主动学习的积极形象,家长也能够对孩子的想法进行倾听、尊重、满足与支持,这也是让幼儿成为探索学习主人的重要基石。
// 孩子上小学
家长准备好了吗?
?
??
?
??
?
幼小衔接,
我们作为家长要做好这几件事……
说到“幼小衔接”,我们都会认为这是孩子在即将开始小学生活前最重要的“功课”。殊不知,幼小衔接对我们家长、乃至整个家庭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课题”。这个课题,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做出调整和改变,还包括在心理层面,全方位地做好“迎接小学生活”的准备。
·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
第一:改变“孩子还小的心态”
对于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来说,现在是成长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应该做的,是以此为契机,对孩子予以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真正“长大”。相信孩子的能力,听取孩子的想法,采纳孩子的建议,寻求孩子的帮助,尊重孩子的意愿,满足孩子的需求……合理范围内,这些都能成就孩子的成长,也能帮家长改变心态。
第二:·克服“学习至上”的心态
小学的学习很重要,但这与保持孩子原有的兴趣爱好并不矛盾。不要为了上小学前停掉一些孩子原本喜欢的兴趣班,改成幼小衔接班;或者压缩孩子的玩耍时间,为识字算数拼音等学科准备让步。学习,不应该以牺牲其他生活乐趣为代价。与其强调“学习至上”,不如帮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学会科学且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第三:切忌“别家孩子”心态
所谓“别家孩子”心态,说白了就是喜欢和别家孩子进行比较。别家孩子做口算又快又好,别家孩子主动要求做练习……别家孩子再好,不是咱家孩子。这种没有积极意义的比较,只会让家长焦虑。当家长焦虑时,自然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焦虑起来。“鸡娃不如先鸡自己”。让我们努力成为一个淡定,睿智,开明,智慧的家长。
#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
家长的心态影响着孩子的心态。
想让孩子以一个积极、正向的心态面对小学,
请我们爸爸妈妈先积极、正向起来!#
·其次多陪孩子为小学做准备·
第一:多聊聊小学,让孩子认识小学
小学长什么样子?小学里也有好玩的游戏吗?孩子们对小学充满好奇,我们不妨给孩子们多介绍小学,讲讲小学生的事情。
还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小学参观、了解未来的学校周围环境,鼓励孩子以小学生为榜样。
第二:像小学生一样安排作息时间
幼儿园的时间和小学的时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除了在幼儿园老师会增加上课时间之外,我们家长在家也要做好工作。
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小学生作息,尝试按照小学作息生活、学习,有意识地缩短孩子午睡时间。
第三:了解小学学习用品,整理书包等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幼儿园有很大不同,比如小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课桌,不同学科的书本等,孩子们提前认识了解,一方面可以引起孩子对小学不同的学习用品、环境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学会独立整理自己东西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陪孩子一起整理书包、文具,鼓励孩子尝试练习握笔。
第四:提前适应小学课堂时间
小学课程时间在40-45分钟一节课,有些刚升入小学的孩子通常会有坐不住、不耐烦的情况出现。
为了适应小学授课作息,我们可以在家陪孩子一起模拟小学生上课场景, 告诉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或有困惑要举手发言。
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建构孩子进入小学前的必备能力,
认真培养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双向衔接,
才是最科学的衔接。
艾乐堡【小小朗读者】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艾乐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