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程是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选择,主题墙也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主题课程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的一种呈现方式。但现在的主题墙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主题墙”,其以教师的教学逻辑为主要线索,缺少儿童的参与。在儿童视角的课程游戏化改革中,如何解放教师、成就儿童成了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教师一个人的主题墙”到“儿童为本的儿童海报”的变化是我们本月主题墙的一次探索与改变,也是我们本次教研的一项主题。
01 什么是儿童海报
一个完美的儿童海报是这样的:
10%教师责任+90%儿童责任=主题海报。
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和责任担当,体现主体能力。
与教师的主题墙不同,儿童海报遵循儿童的发展逻辑,是儿童自己对主题活动过程的记录与反思。
儿童只有更多地参与主题实施过程,才能更好地获得成长。
我们在探索 02
小一班:
儿童海报以儿童发现问题,探索过程,解决策略为主,海报内容的选择可以是孩子的精彩瞬间、魔法时刻或者是孩子的问题表征;可以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并且由孩子们自主生成。不一定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可以截取一些精彩瞬间,从中体现出孩子们的“问题”与“发现”。教师要关注儿童意识层面问题,帮助儿童去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出符合儿童特点的海报。
中二班:
本次儿童海报的设计以班级幼儿对三星堆考古的探索过程为线索,从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三星堆是什么、三星堆有什么、考古学家怎样工作等问题进行探索,用符号表征记录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教师聚焦幼儿的问题,引导幼儿根据问题寻找答案,通过观看考古记录片、亲子上网查询、翻阅资料、考古体验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索,在体验考古挖掘恐龙化石的活动中,幼儿对考古所用工具产生疑问:为什么要用刷子?除了刷子,考古还会用到铲子、探针、尺子、铁锹、放大镜等工具,并用手工捏泥及绘画等进行记录和分享展示,最终以三星堆是什么、我眼中的考古、我了解到的考古工具和宝藏出土等五个板块进行海报展示,形式上以个人海报与集体海报相结合,在位置把握上以幼儿视角为主,下调海报高度最终呈现展示。
中三班:
儿童海报参与的主体是儿童,教师、家长、志愿者辅助参与,一定要将儿童放在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儿童考虑。教师、家长、志愿者可以“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儿童在教师的支持下按自己的认知、自己的审美、自己的逻辑来创设班级环境。儿童只有更多地参与主题实施过程,才能更好地获得成长。我们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做主题的主人,可以让孩子畅所欲言,教师只是引导者,并非主导者。
大二班:
充分信任孩子,给孩子更多创设环境的权利,从儿童海报设计到最后的呈现都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承担起环境创设的主要责任。用孩子自己的图像、绘画、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孩子自己对主题活动的探究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会根据孩子们的探索过程及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反思和完善我们的支持策略,从而让课程更加丰满,幼儿参与性更高,环境的教育性与装饰性能相互融合。
大三班:
儿童海报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个人海报、小组海报、集体海报,呈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连环画式、折页式、屏风式、小书式。
大三班的儿童海报以集体海报为主,比如我设计的运动会项目,每个孩子把自己设计的运动会项目呈现在了儿童海报上。另外春季运动会是儿童小组海报的形式,小组合作把春季运动会的流程以儿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在了儿童海报中。
03 我们的疑惑
对于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力发展较弱,
表征能力有限,该如何引导、创设?
小二班:
在一次午休散步中孩子们对挂着吊针的小树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遵循幼儿的兴趣点,追随幼儿的问题线索,进行了系列探索。在探索中,孩子们的想法很多,如何让幼儿的想法呈现出来,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1.开展集体教育活动:”我生病了”,使生病的小树形象深入孩子的内心,对他产生同情,因此,在如何照顾小树时的问题中, 孩子们很自然地将生活中的经验迁移,画出了抱抱小树、给小树浇水、给小树打伞等温暖的画面。
2.与孩子一起搜集相关图片、视频。
3.倾听孩子的想法,教师用幼儿能看懂的方式进行记录。
4.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干花,让孩子感知干花的形成过程。
小班幼儿年龄小,表征能力有限,老师可以帮助幼儿用多种方式如图片、视频、二维码、音频等来呈现他们的想法。
小三班:
小班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缺乏对记录表征的认知与了解,记录表征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事,如何让小班的孩子乐意记录、可以记录什么、怎么记录才能使记录表征成为小班幼儿探究活动的助推器。
首先,在实践中,开展符合小班的科学探究内容让小班幼儿初步感知记录表征,先让幼儿进行无意识记录表征的形式。
其次,针对幼儿小肌肉群发育未完善、动手能力较弱,目的性差、极易受外部条件的干扰的特点,在设计幼儿记录表时,尽量使记录操作方便、形象生动、直观、具体,可以用简单、卡通、生活化的方式来激发幼儿记录表征的兴趣,还可以使用实物作为记录材料。
总之,由于小班幼儿知识经验缺乏,动手能力差,记录表征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经验,引导幼儿多方位地去观察、感知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感知体验再记录表征,逐步提高小班幼儿的记录表征能力。
针对班级里存在的儿童能力个体差异,
如何积极引导参与?
中一班:
以探秘吊针为例来进行幼儿个体差异的引导:
孩子在发现树的输液带后,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这个针扎在树的根部,那究竟怎样把营养液输送到树的全身的?”因为这个孩子的特点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很丰富,但是不会用绘画进行自己想法的一个表达和表现,而另一个非常善于进行构图的小朋友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一个说一个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我们作为老师要因势利导,借助适合他们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在活动中的探索和发现。
针对差异我们的引导:
比如阳阳小朋友,他有想法但是不会梳理想法,所以他的表现是把任何能想到的东西都随意画下来,画的内容只有他自己能懂。所以我们的引导方法是帮助他整理想法,一点一点的提示先从事物的大框架去描绘,再一点一点把想法添加进去,边画可以边讲,有了老师的逐步推进和倾听,他对问题的思考也在逐步深入,也更加激发了他的探索欲和表达欲。
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面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发挥他的积极性,帮助其他的幼儿,还可以成为老师的小助手,面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与班级教师共同协商,设计出一份能积极引导幼儿的方案,比如多语言鼓励,区域游戏、同伴互动、家园共育等方法。
儿童海报分组制作与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如何均衡?
大一班:
儿童海报需要有一个能够切实推进且与日常集体活动契合的主题,而日常资源包的主题是符合这一特点的。在确定主题之后,我们围绕主题进行集体活动(包括日常教学及户外)集体进行观察和探讨,进行海报资源的整理,后续在区域活动分组进行海报的设计以及操作。
我们在思考 04
1.什么是儿童视角的主题墙?
2.我们的儿童海报是否具有线索感、过程感、整体感
线索感:有没有内容凌乱拼凑的现象?
过程感:有没有内容随意组合的现象?
整体感:有没有呼吸起止的节奏感?
3.我们的儿童海报是否体现了“1+X”的理念?
1:老师的一次设计、老师的想法
X:孩子的探索、发现、问题,孩子的生成
一面好的主题墙能够更好地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为幼儿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更好地引发幼儿的互动,是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我们将不断实践、挖掘幼儿园主题墙的创设,并及时梳理经验,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有待更加深入地探索与研讨。希望班级主题墙能让每位教师真正走入幼儿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确立主题、提供支持,选择适宜的表征形式逐步延伸,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
自始至终相信儿童是奇迹,
相信儿童能创造奇迹,
在儿童的视角中见证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