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发幼儿创新意识的五大提问技巧
本文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技巧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文章指出,提问设计是语言创新教育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开放式、启发式、多样性、比较式和双向式的提问方式,可以开阔幼儿思路,使幼儿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新颖性和灵活性。这些提问技巧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
本文讲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技巧来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文章指出,提问设计是语言创新教育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开放式、启发式、多样性、比较式和双向式的提问方式,可以开阔幼儿思路,使幼儿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新颖性和灵活性。这些提问技巧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
教育随笔:鼓励孩子提问 在孩子的心中埋藏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是孩子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 即使孩子有的问题问的“出格”,一时答不上来,那也不要紧,只要实事求是的告诉孩子,等自己查到了有关资料再作答复,这样的态度不仅会提...
本文探讨了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提问,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幼儿敢问,同时教给方法让幼儿会问。文章强调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不仅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第一动力,帮助幼儿形成问题意识,有助于幼儿学会学习和思考,为其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解读了小学科学“探索-研究”课型,强调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文章详细阐述了“探索-研究”课型的教学策略及其实施步骤,包括问题情境的创设、实践体验的实施、展示和交流的方式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激励学生自主提问、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有效的合作学习、数据的搜集与记录、多样化的交流形式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做出评价等。文章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探索-研究”课型,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
幼儿心理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幼儿心理康的概念、标准、问题的种类及其原因,以及预防与矫治的方法和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幼儿心理康研究逐渐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应用,注重本土化研究,同时关注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的心理康问题。未来研究趋势将更加注重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的深入、本土化以及多学科合作。 关键词:幼儿心理康;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一、引言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心理康问题不仅影响幼儿的正常发展,还对其未来社会适应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幼儿心理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幼儿心理康概述 1. 概念:幼儿心理康是指幼儿在没有心理疾病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2. 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际关系良好等。 3. 问题的种类和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等,其原因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三、幼儿心理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1. 行为矫正法: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改变或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 2. 游戏矫治法: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自发地表现心理感受,获得情绪上的放松。 3. 家庭治疗法: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等行为作业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 4. 动物辅助治疗:利用动物作为媒介,改善幼儿的心理状况。 四、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 问题: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实践应用相对较少;研究存在本土化不足的问题,国外研究理论和实践模式不一定适用于国内;研究对象虽然已经涵盖普通幼儿和特殊幼儿,但对特殊幼儿的研究仍需加强。 2. 发展趋势: * 研究对象全面化:关注普通幼儿的同时,加强对特殊幼儿如天才儿童的研究。 * 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相结合:重视实践应用,为恢复或维护幼儿心理康提供服务。 * 研究本土化: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 多学科合作: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共同合作,推动幼儿心理康研究的深入发展。 五、结论 幼儿心理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的深入、本土化以及多学科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心理康发展。 参考文献: (此处省略参考文献,请按照实际研究和分析的内容进行添加) 注:该文章为模拟的文献综述性质文章,实际研究和分析内容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资料和数据来撰写。
本文介绍了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首先强调了幼儿教师做研究的意义,可以帮助克服职业倦怠感和获得职业幸福感。然后详细阐述了幼儿教师做研究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的问题、制订研究计划、采取行动和行动后的反思。 文章指出,幼儿教师在研究中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位置,将教育现场作为研究现场,选择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恰当界定研究现象。在制订研究计划时,需要确保计划的动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采取行动时,幼儿教师需要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同时加强学习和合作研究。最后,在行动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出修正和完善。 本文强调,研究是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只要幼儿教师在研究中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制定科学的计划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就能够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进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04-01 问题意识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思维和认识能力,即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对各种事物与对象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注入自己的思考,善于质疑与提问。教...
【关键词】 幼儿园;教研;课题研究;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D0463(2015)23�D0070�D01 提到研究,免不了先选定研究课题。幼儿园究竟研究什么呢?在多年的教育教...
《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全国各地2015年底前完成一轮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
汪爱丽教授说过:“喜欢以及随着动作几乎是儿童的天性。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能力,也是使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能丰富幼儿的感情,能提供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的天地,能陶冶幼儿的情操……” 一、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