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人大幼儿教育导读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zUzOTgwNg==&mid=2247485951&idx=1&sn=6e170b42259929309171ecd58aa088da
*注:文章转自“人大幼儿教育导读”——《真游戏还是假游戏——谈谈幼儿教学中的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是整个幼儿教育的魂。游戏是儿童本能的生命欲求,游戏精神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让游戏真正回归儿童生活。
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曾经指出,“幼儿园存在大量虚假的游戏”。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往往作为旁观者,只是充当幼儿游戏的材料提供者或者居高临下地行为规范者,而不是通过优师教研来观察和支持儿童,融入到儿童的游戏中。
游戏精神是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只有关注游戏精神,才能回归幼儿教育本真,才能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培养儿童。什么是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如何回归幼儿教育,人大幼儿教育导读邀请了幼儿教育一线的专家和教师,深入探讨幼儿教学中的游戏精神,以此推进游戏真正回归幼儿教育,真正回归儿童生活,科学发展学前教育。
一、什么是游戏精神
游戏精神是成功的幼儿教育之法宝,因为幼儿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儿童的样子来培养儿童,使之成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独立个体。而儿童的样子(儿童特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儿童的游戏性,儿童的游戏天性中蕴含着他们成长的自然规律和秩序。比如,不用人为安排,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自然就表现出不同的游戏行为和游戏水平。如果脱离儿童的特质来进行教育,就只能造就出一批“早熟的果实”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语)。因此,只有强化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才能彰显幼儿教育的本质。
那么,要理解什么是游戏精神,就必须先理解什么是游戏。
? 什么是游戏
在对游戏进行界定的时候,无论艺术、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各路学者都取得了以下共识。
首先,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对游戏者幼儿来说,他们的游戏没有外在目的,他们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所以游戏是非功利性的活动,但凡带有功利的目的,如为了得到一个奖赏,或者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而去进行的活动,就已经不是游戏了。
其次,游戏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想怎样玩、用什么来玩,与谁一起玩,由游戏者自己决定,如果被要求如何玩,被分派做什么的时候,该活动也不是游戏了,所以游戏具有高度的自主决定权。
第三,游戏是表现游戏者已有经验的活动,即使在游戏中遇到他们经验不达的困难,但他们总是基于已有经验去进行探索和解决,以致获得新的经验,正因为如此,游戏可以让我们通过观察来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表现性的评价。
第四,游戏是重过程大于结果的活动,所以游戏中的幼儿才会不厌其烦地变换着花样地做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达到同一个结果,而这个过程正是幼儿不断地自我挑战的过程,使幼儿变得灵活而机智,尽管随着年龄增长,幼儿也开始关注活动的结果,但他们对这个结果的热情远不像过程那么投入和持久。如果一个活动只是为了一个结果而去的话,那么一旦用一种方法就能达到这个结果,那么活动就会结束,这种活动就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了。
第五,游戏是一种假想的非正式的活动,这主要是指游戏具有对现实的虚构性,比如假装是医生,又比如同样是画画,游戏则是画着玩玩的,不需要交给老师做正式展示的。
第六,游戏是一种趋乐性行为,主要体验的是喜悦、自豪、满足、放松等积极的情感,即使游戏中也会有面对挑战的暂时紧张和失败的瞬间沮丧,但这种消极的体验远不如挑战成功后的积极情感来的强烈和持久,也远不如在正式的功利性活动中的消极情绪来的强烈和持久。
总之,必须满足上述所有特征的活动才是游戏。除了第五个特征,上述任何一条单独存在,都不意味着这个活动一定是游戏,因为正式的工作和学习,也可能是内在动机促发的,也可能是主动的自由选择的,也可以是愉悦的……
概括起来,游戏的本质特征应当是游戏者自由意志的体现,具体地说,就是活动的主体能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自我挑战,这就是游戏精神。
? 真游戏的提出
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不是谁说了算,也不是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是游戏者的心理体验,比如,拍球、跳绳、涂鸦画画,可能是游戏也可能不是,如果活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幼儿按照要求被动地去做,显然就不是游戏了,只有完全符合上述几个特征,幼儿才会有真玩游戏的体验。
游戏本无真假,要么是游戏,要么不是游戏,因为实践中先有假游戏的说法,才有真游戏的提出。长期以来,实践中出现了太多把不是游戏的活动说成了游戏,例如:老师说,我们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却说,幼儿园没意思,玩的时间也没有的;幼儿在结束了老师说的游戏后还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游戏了吧。可见,幼儿在老师说的游戏中没有玩的体验。
于是有学者针对这种情况调侃:“这不是幼儿游戏,是游戏幼儿”,十多年前我曾在《早期教育》杂志的一篇访谈中指出,“幼儿园存在大量虚假的游戏”,因为这些游戏不符合游戏的内涵特征,没有体现幼儿的自由意志,也即游戏的权利不在幼儿那里。
终于,在反思中实践开始发生变化。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将“游戏活动”在课程结构中专门列出,特别指出这种游戏是指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有其独特的价值,必须保证这类活动在一日生活中的时间,其他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在此列,且不能取代它。南西幼儿园提出了“快乐玩,有效学”,这里的“快乐玩”强调的就是,游戏就是要体现游戏的精神,幼儿因自主而快乐。而浙江安吉更是在反思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开始了一场“真游戏”革命,在“孩子真玩游戏了吗”的不断追问中,悟出了游戏的真义,把游戏的权利彻底还给了幼儿。
二、幼儿园教育为什么要倡导游戏精神
知道游戏精神源自于游戏的内涵特征,也要知道游戏与幼儿教育的关系,同时还要知道游戏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关系,更要知道游戏与教师确立儿童观的关系。
? 遵循儿童发展规律的教育需要游戏
每个教师都知道,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要针对儿童的需要,要有儿童立场,但这只是一种理念性的认识,光知道这一点还不足以能做到,还必须知道儿童的天性是什么、儿童的发展规律是怎样的,儿童有哪些需要,什么才是儿童的立场。否则,只能按教师的想当然行事:明明是成人视角,却说是儿童立场,明明是教师的要求,说是儿童的需要:明明是个体表现,却转化为全体行动……
然而,教师怎样才能真正把握儿童的规律、特点和需要呢?那就是向儿童学习,而游戏是教师了解儿童发展的教科书。因为,游戏就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中蕴含着儿童发展规律,游戏反映了儿童的需要,游戏体现了儿童的立场,儿童只有在游戏中才有最真实的表现。而成人控制的活动,往往会部分遮蔽儿童的真实表现,他们会揣测成人的意图,而不那么大胆表现,在目标的要求下,会因心理安全感的下降而有所退缩。因此,只有放手游戏,才能让我们了解儿童的真正需要和他们的已有经验,只有基于游戏,才能让我们找到教育的针对性。
? 游戏的发展价值与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我始终认为,即使没有老师,孩子也能在自然的生活和自发的游戏中获得学习和发展。因为游戏本身就有促进发展的价值,如游戏能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发展沟通与理解能力,并逐步去自我中心;能在协商游戏的玩法中获得规则意识;能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能在自发探索中获得认知经验等等,正如维果斯基所说,儿童总是不满足已经达到的水平,游戏总是以略高于已经达到的水平而进行的,是儿童自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游戏就是儿童以自己的节奏在小步递进的自我挑战中,不停地向更高水平发展。
当然,如果有老师的话,儿童的发展会更好,但前提是有一个能看懂儿童游戏行为的老师。当代儿童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信儿童是一个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这是基于大量脑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提出的。所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就表现为能在生活和游戏中,“儿童的学习看得见”。但我们如果连放手游戏都做不到,或者还没有看懂游戏就迫不及待地想当然了,就证明你还是不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不相信孩子自己创造的玩法并不比你所要求的玩法价值低,也就是还没有真正确立当代的儿童观。
三、如何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践行游戏精神
幼儿园无非有两大类活动,一类是游戏活动,一类是非游戏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要以游戏精神去观照这两类活动,前者是体现,后者是渗透。
? 游戏活动要体现游戏精神—“真游戏”
首先要确保一日生活中的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时间,这类游戏的主控权在幼儿手里,应当完全体现上述游戏界定中所有的特征,也即体现了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自我挑战的游戏精神,这类游戏有其独特的发展价值,必须珍视。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这类游戏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确保时间,不让教师预设的带有明确外显目标的学习活动去取代它,因而使儿童游戏的纯粹性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安吉幼儿园课程的成功实践,也恰恰是从保障这类游戏开始的,他们以“给儿童最大程度的自由,教师最小程度的介入”为实践原则,以确保了这类游戏最大化地促进了儿童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游戏力》作者科恩,在看到了安吉的真游戏以后,惊叹那里的儿童有高于一般的创造力和发展水平,于是在他新版的著作中,把3-6岁阶段称为“奇迹岁月”,他写道:“当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快乐的游戏中时,奇迹就会产生”。他还指出:现在“很多孩子玩耍时间有限,创造游戏的机会更少,根本不能和安吉幼儿园的孩子相比,有的孩子不断受到成人的打扰、指导、纠正和批评,但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发展自己,做自己。”
这就告诉我们,儿童才是游戏高手,请相信孩子,放手让他们自主游戏。当然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作为教师要做的是俯身观察,去发现儿童,学会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所蕴含的发展,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老师由于太高看自己能让孩子干什么了,所以游戏中总是耐不住性子,眼睛里看到的孩子不是这里不对,就是那里不行,而忙不迭地要去设计孩子的行为。新西兰的“学习故事”,有一个我们特别需要学习的评价立场,就是相信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要看到孩子能做什么,而不是只看见孩子不能做什么,教师的作用是基于儿童能做什么的基础上发挥的。
总之,保障游戏活动不失游戏精神,显得多么重要。
? 非游戏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游戏化”
游戏与教师预设的教育活动有根本的区别,比如前者是无外在目的的内在动机性行为,而后者必有教师的预设目标;前者由幼儿主导活动的过程有极大的选择自由度,后者则由教师规范了活动的顺序和过程;前者是重过程轻结果的,后者因为有预设目标必然会关注结果;前者是每个幼儿个体已有经验的表现,后者是教师为所有幼儿确定了相同的目标;前者由于无强加的要求而放松体验积极情感,后者有部分孩子会因为对目标力所不及而感到一定的紧张和担心。但是,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就是倡导在教师预设和主导的活动中渗透游戏精神。
渗透游戏精神,只是非游戏活动的游戏化,而不是游戏本身,毕竟教师预设的活动有教师想让幼儿达成的目标。那如何渗透游戏精神呢,就是以游戏的基本特征来观照非游戏活动,尽可能做到目标隐蔽,要求柔性化,给儿童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尽可能注重过程,而不要过于追求目标的即时达成,尽可能基于幼儿的经验组织活动,尊重个体差异,不要求同一个时间让所有幼儿获得同一个结果,并以积极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幼儿在非游戏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游戏般的体验。教师在两类活动中的作用是,前者顺应幼儿的游戏需求,支持幼儿达成他们自己的游戏意愿,后者是引导幼儿达到我们期望他们达到的目标。
是游戏就必须体现游戏精神,而非游戏则需要渗透游戏精神。之所以区分两类活动的性质,是因为两类活动各有价值,相得益彰,不可互相取代。当把什么都说成是游戏的话,儿童游戏的纯粹性很可能会丧失,这是有经验教训的。
——华爱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真游戏与假游戏之争
在回顾我国幼儿园游戏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学者提出一对描述游戏特点的范畴:真游戏(真玩游戏)与假游戏(假玩游戏)。一些学者在考察安吉游戏后,认为安吉游戏属于“真游戏”。
然而,在理解“真游戏”的本质的时候,出现很多分歧。一些学者认为“真游戏”就是自主性游戏;一些学者认为“真游戏”就是一种“纯游戏”——源于儿童真实生活、透射儿童本真的游戏,消除了一切“非游戏”杂质(功利性或人为性)的游戏。
其实,游戏的真假本质上不在于“真玩”与“假玩”,也不在于“自主游戏”(本体性游戏)与“他控游戏”(工具性游戏),而在于游戏中是否蕴含着游戏精神。
二、游戏的特征界说
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通过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材料等可以判断儿童的行为是游戏还是非游戏。
? 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 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 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 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 纯游戏与非游戏
这些游戏特征往往不是游戏活动所独有的,由此可见,游戏与非游戏之间的区别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因此,把游戏活动与非游戏活动之间的关系看做是一个渐变的连续体更符合实际。
一种活动如果能够满足游戏的全部特征或指标要求,则这种活动可以被看做是“纯游戏”,如果只具有部分特征,则可以被看做是游戏性差或弱的活动。
教育理论上可以很明确的判断,游戏是一种社会现象,游戏是一种教育活动,游戏是一种儿童行为;然而,教育实践中,游戏现象、游戏活动与游戏行为却难以区分。因为,在教育场域中,游戏与非游戏之间存在复杂的系统联系。一定条件下生成的“纯游戏”可能会演化为富有游戏品味的活动,也有可能转化为毫无“游戏味”的其它活动。
? 游戏与非游戏的辨别
尽管,游戏与非游戏之间的界限或边界存在模糊空间,研究还是发现了一些具有判定功能的“游戏框架”。游戏情景、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表现和内部心理体验等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基本结构要素。根据这些结构要素,我们可以判断游戏的是非。
即使在一些“游戏框架”中,很多与游戏关联度很高的行为,往往误解为游戏行为,如模仿行为、探索行为、操作行为。同样有很多含有游戏性的活动,也被误判为游戏活动,如体育活动(如竞赛活动)、造型活动(如泥塑)、猜谜活动、种植活动、表演活动(如打击乐活动)。
? 假游戏与非游戏
通过特征列举法,可以大致判断一个活动是游戏还是非游戏,只是界限的严格程度上的差异;但是判断一个游戏是真游戏还是假游戏,很难从描述性特征及其多少来判断。
假游戏也是游戏,尽管假游戏的许多特征与非游戏相同或相似,但是辨别游戏的真假必须深入游戏的内在本质属性——品质或精神层面。
游戏的真假判断具有双重意义: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意义上,游戏的真假实质上是真玩与假玩的问题。
同一个游戏,可以真玩,也可以假玩。真玩意味着游戏者进入游戏状态——一种“现实的中断”状态(忘我的境界),产生一种“心流”体验,获得一种惬意的满足;
而假玩意味着游戏者在“表演”游戏,游离于游戏情境之外,缺乏“玩性”,游戏异化为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难以产生愉悦体验,甚至会诱发厌恶感。
三、游戏精神的双重理解
? 游戏的精神
对于具体的游戏来说,游戏的内在精神构成了其深层蕴含,而游戏的外在形式和结构则表现其表层特征。游戏的完整意义必须同时包含深层蕴含与表层特征两个方面。
游戏应该包括实体性的游戏活动和抽象性的游戏精神。脱离了游戏精神的游戏活动成为一个僵硬的外壳,没有具体的游戏活动作为载体的游戏精神也无法表达。游戏精神是游戏活动的核心。
实体性游戏活动与游戏精神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实体性游戏活动是游戏的外在表现形式,游戏精神是游戏的内在本质和魂灵。也就是说,游戏精神是判断一个活动是否是真游戏的尺度和标准。
? 游戏者的精神
游戏吸引幼儿的根本原因是它所内含的自由性、愉悦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精神品质,游戏精神不仅能够保障幼儿拥有快乐自如的童年生活,而且能够为幼儿未来生活的健康幸福打下良好基础。
然而,没有富有游戏精神的教师,幼儿园游戏就不可能成为“高品质”游戏,儿童的游戏精神也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也许,游戏精神可以在儿童的自发游戏或自主游戏中自然发展,但是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显然要在发展水平上“高于”或在精神品质上“优于”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幼儿园游戏的使命就是:提升游戏的精神品质,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显然,教师就是这一使命的承担者:关注游戏外在形式与结构的基础上,赋予游戏内在的精神品质。
——曹中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编辑 | 李芸芸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懂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