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实践探索】我的主题墙我做主——中班主题墙创设实践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实践探索】我的主题墙我做主——中班主题墙创设实践-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杨珍: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

什么是具有教育活力的中班主题墙?于教师而言,是在创设主题墙过程中,让幼儿成为主题墙的小主人,自主参与主题墙的设计与呈现,积极主动地和主题墙产生互动,而非被动接受,同时主题墙的内容应时常更新,而非一成不变。

一、“默默无闻”的主题墙


主题墙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支撑。但在实际生活中,创设主题墙时,往往存在教师参与多于幼儿参与,固定多于变化,欣赏多于互动等问题。例如,在开学周活动后,幼儿园进入了新的主题周,但由于班级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学周事物繁杂,主题墙上还是开学周的内容,并未根据主题及时更新,却没有一个幼儿发现,这说明主题墙的存在感很低,真可谓是“默默无闻”的主题墙。

那么,如何使中班主题墙具有教育活力?由于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表征能力和创造力,我们尝试把主题墙还给幼儿,让幼儿自主进行主题墙创设,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增强他们与墙的互动,使墙真正地对幼儿产生影响,源源不断地提供教育活力。

二、做主题墙的小主人


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中班开始了主题课程《在秋天里》。组织主题课程前,我们决定让幼儿结合主题《在秋天里》,自主进行主题墙地创设。那么,怎样在主题开展前、中、后有效支持幼儿自主创设主题墙呢?

(一)厘清目标,善用材料

中班幼儿尝试自主进行主题墙创设,幼儿自己创设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项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衍生活动。既然是活动,那么就要对该活动预设目标,以此作为教师引领活动的发展方向。例如,教师想要通过主题墙创设,培养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带给幼儿哪些体验和感受?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开展活动前,进行深入地思考并厘清相关内容。考虑到幼儿是第一次尝试自主创设主题墙,所以我们的目标定为初步感知主题墙创设的过程和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基本完成主题墙创设。

想要达成这些目标,提供活动材料至关重要。主题墙的创设必然需要种类繁多的美工材料,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巧妙搜集、挑选适合幼儿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并建构创设主题墙的材料库,以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自主进行主题墙创设。基于以往的常规经验,我们首先准备了纸、纸板、胶带、大头卡通图钉、订书机。随着幼儿对主题墙创设需求的变化,我们又增加了相框、纸箱、粘钩、硅胶枪、落叶、松果以及芦苇等材料。

(二)规划内容,收集元素

针对课程主题《在秋天里》,幼儿对秋天有哪些感性的认识?关于主题墙他们有哪些构想?用什么样的契机把主题墙还给幼儿?正当教师们陷入思考时,一位幼儿问了一个问题,教师们敏锐地意识到,时机到了,随后开展了怎样把秋天带到主题墙上的谈话活动。

【实践探索】我的主题墙我做主——中班主题墙创设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琪琪:“秋天到了,外面好多好多的黄叶,为什么教室里什么都没有?”

教师:“如果可以把‘秋天’请进教室,可以请到哪里,你们想放在哪里呢?”

溪溪:“放在美工区,因为可以画秋天。”

苒苒:“可是美工区太小了,放在大大的主题墙上比较好。”

教师:“我们怎样把秋天带到教室的主题墙上呢?”

芃芃:“可以捡叶子放上去。”

诚诚:“把秋天穿衣服的人画下来,贴到墙上。”

隽熹:“画秋天的树。”

妮妮:“把秋天和爸爸妈妈们一起玩的照片放上去。”

米米:“把电视机放上去,看秋天。”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与其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关注外在环境中的显性变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呈现它。

教师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后,请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秋天,收集可以放在主题墙上的关于秋天的东西,并带到幼儿园里来。同时在家长群里寻求家长的支持:“今天和孩子们聊到怎样把‘秋天’带到教室的墙上,请大家和宝贝们一起探索‘秋天’,下周一把‘秋天’带回教室,让他们在教室里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味道吧。”之后,幼儿纷纷把找到的“秋天”带回幼儿园,并进行了分享活动。他们带回了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树叶;带回了充满想象力的树叶拼贴画;还带回了关于秋天的绘画作品。

基于幼儿带来的实物和他们分享的内容,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了6类:秋天的花、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故事、秋天的小科普、秋天的叶子和秋天的照片。

(三)版块划分,呈现合作

接下来便是如何呈现的问题,是随意摆放,还是划分版块放?如果是分版块的话,每一个板块如何呈现,用图形?用线条?如果是区域划分,那么使用什么材料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和幼儿进行了关于主题墙版面设计的谈话活动。

【实践探索】我的主题墙我做主——中班主题墙创设实践-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小文:“就一排一排的放,上面放3个,下面放3个。”

棒棒:“像贴照片一样,一张一张地贴上去。”

教师:“那我们是散散地一个一个地放上去,还是分成一块一块地放上去?”

卡卡:“一块一块地放上去。”

芃芃:“那哪些东西放在中间呢?”

梨子:“把这些树叶摆成花的形状吧,因为是秋天的颜色。”

隽熹:“三角形。”

星星:“放在爱心里。”

针对主题墙版面设计的谈话活动,我们以教师抛出问题,幼儿给出不同答案,然后进行讨论的互动形式展开,最终以投票的方式确定了主题墙以划分版块的方式呈现,每个版块以不同图形区分,即秋天的花放在长方形区域,秋天的照片放在椭圆形区域,秋天的叶子放在圆形区域,秋天的颜色放在心形区域,秋天的小科普放在三角形区域,秋天的故事放在五角星区域。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也以讨论的方式确定下来了。

接下来就开始制作了,幼儿自主选择一个喜欢的区域,对比区域划分的设计图,将自己喜欢的颜料放在选好的区域上,然后将代表秋天的物品放上去。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在合作中体现了“大家的墙”的概念。最后大家把主题墙命名为“秋天”。

(四)穿针引线,经验支持

中班幼儿虽已具有一定的表征能力,能通过绘画、手工、语言等途径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想法,但创设主题墙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的。因此,教师在整个主题墙自主创设的过程中应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尤其是在幼儿刚开始尝试自主创设主题墙的阶段。

例如,《在秋天里》主题墙的创设过程中,无论是计划主题墙内容、设计主题墙版面还是最后呈现主题墙等,教师要参与每个环节,通过谈话活动、分享活动、投票决策等途径,在师幼互动中引导幼儿创设主题墙。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班级幼儿在创设主题墙上的前期经验,找到哪些经验是幼儿所欠缺的,并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去弥补。

例如,如果发现幼儿对于墙面创设完全没有概念,就可以组织幼儿参观相关展览。如果对于版面设计没有经验,可以组织关于墙面版面设计的活动,以此丰富幼儿的经验。

(五)留白总结,缺一不可

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是动态化的,因此主题墙的创设也是可变化的,在创设之初就要留有余地,也就是留白。中班幼儿自主设计主题墙之初是没有留白意识的,他们总是希望把空都填满。因此,需要教师在设计版面时引导幼儿不要将主题墙放得太满,留有余地。后续根据需要,对主题墙进行变动,并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调整,使幼儿真正成为主题墙的主人,主题墙便成为幼儿主题学习过程与结果的体现。

创设《在秋天里》主题墙的过程中,6个版块内容上墙之后,还有很多空的地方,我们没有选择用大大的文字或其它墙饰覆盖,而是告诉幼儿这些空间仍属于他们,在后面的活动中幼儿可以放上其他的东西,以后每一次主题墙创设都可以留下一块空地。

主题墙创设结束后的总结环节也至关重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和幼儿分享与讨论这次主题墙创设中,哪些是大家喜欢的?有哪些问题?可以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以此增加幼儿主题墙创设的经验,为后续的主题墙创设打下基础。

(六)约法三章,留有空间

中班幼儿自主尝试创设主题墙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家长的参与。但家长出力过多则可能存在包办代替的情况,于幼儿而言,就失去了发展的大好机会,于教师而言,则失去了探寻幼儿真实经验和帮助幼儿获得良好活动体验的契机。

因此,教师在邀请家长帮助时,要告诉家长需要做什么,更要告诉家长不能做什么。比如,可以提供幼儿感知的环境,但不能灌输自己思想代替幼儿体验;可以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慢慢观察幼儿的兴趣,但不能因急于完成任务而“赶鸭子上架”;可以因势利导提供帮助,但不能对幼儿的探索结果指手画脚甚至全权代理。

《在秋天里》的主题墙创设中,教师请家长带幼儿走出家门在自然中探索秋天,把幼儿认为能代表秋天的物品带到幼儿园。同时,教师和家长“约法三章”,请家长仅提供适时地引导,以幼儿自主体验为主,给予幼儿充分的空间。

三、总结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拔苗助长”和“牵着鼻子走”只会带来一时的成效。其可怕的后果是,教师们培养出来的人可能会思维僵化,缺乏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弱,在充满挑战和极具变化的未来不堪一击。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退后一步,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然的成长环境,做幼儿的追随者和鼓励者,让他们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更有底气去面对和拥抱不确定的漫漫人生路。

总之,引导与支持中班幼儿自主参与主题墙创设,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成为主题墙的主人,去和环境互动、感受挫折、尝试合作,是教师试图以此激发教育活力的一次令人兴奋的尝试。但就此活动而言,如何更为循序渐进地制订系统化目标,如何更能全面到位地总结提升经验,如何更为合理巧妙地利用家长资源,如何在其他活动中激发教育活力是后续活动仍有待思考的问题,期待这些问题在每一次的探索中都有回响。 

(文中所涉儿童姓名均为化名)

文来源于《新班主任》(当代学前教育)2022年第14期(5月出版) 

◆  ◆  ◆  ◆  ◆  


拓展阅读:
虞永平:幼小衔接应回归常态
朱永新: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这10点教育心得,关乎孩子的未来
钱志亮:自我牺牲式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刘    焱:当前关于游戏和教学常见的认识误区
董旭花:“自由”的游戏不等于“自主游戏”
张   晖:幼儿园课题研究值得关注的八个问题
姜   勇:谈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
叶平枝:新冠疫情背景下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再思考
华爱华:幼小衔接不是抢学,游戏才是幼儿的正当行为

【实践探索】我的主题墙我做主——中班主题墙创设实践-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当代学前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实践探索】我的主题墙我做主——中班主题墙创设实践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