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优秀学习心得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老师们都知道教育是一个付出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和享受的过程!今天听了王海英教授讲《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讲座之后,我感受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确需要不断地的学习,及时充电,也要无私的奋献、付出。

这个主题讲到要放手让孩子做主题墙,老师们做的有时候孩子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要给孩子留下空白,让孩子自己创新,老师只是一个智慧的引领者,这个讲解真的是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我们不能依靠自己老套的教学模式,把主题墙深入到小组,每个小组出的思路肯定不一样,这样的主题出来后,孩子们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再次看到就会把自己的反思说出来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完美。

让孩子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既培养了孩子的探索能力,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孩子的各方面都等到了很好的锻炼。

今天的主题还论述了教师的教学逻辑和儿童的发展逻辑。通过教授的讲述及图片的展示,我们从中发现,老师做的好精美,孩子却兴趣不高。

孩子做的主题墙简单易懂,而且孩子每一次看完都有不同的描述和反思,更换的时候还可以把这些内容装订起来再次使用。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有用的东西,彻底的释放自己,把属于儿童的权利还给他们,让我们做一位真正的引领者。感谢教授的分享,我们学习再探索!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参加了王海英老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的直播培训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从前我们是如何在创设主题墙的,有没有真正以孩子为主导,主题有没有真正激发孩子好奇心、探究心,内容孩子们能够真正去看懂、去理解吗?

我们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不是主人公。我们的设计应该围绕孩子们来进行,通过不断观察孩子们的行为、表现等,不断的记录、分析、解读幼儿,从而更加全面、更加贴合幼儿的需要来设计我们的活动和主题墙等,与幼儿息息相关的事物,以求很好的引导幼儿。

同时,通过这类观察,我们可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整体形象,并借助相关文献、资料,如《指南》中各年龄段的“典型表现”等,来分析、了解幼儿,深入研究他们在活动中的一些比较典型的、重要的、具有意义的表现背后的原因、兴趣和学习特点。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全面、积极地看待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了解班级中每一个幼儿的心理发展历程、年龄发展阶段、能力发展水平,是我们需要去做到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去了解、记录、分析幼儿的发展。

因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从小持续纵向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提出递进性的发展要求。同时,进行持续观察,可以使幼儿良好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也可以使我们养成观察的良好的习惯。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今天听了王海英老师《从主题墙到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的讲座,对我有很大启发,我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传统的主题墙只知纯粹的教学逻辑,是一个完全的知识体系,孩子的权利意识淡薄,版块是分割的,只呈现了部分孩子的作品,儿童的参与度很低,不够信任儿童。

主题墙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记录,是要有一个整体的构图,要有一个框架结构。主题海报内容的选择不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些精彩的瞬间。

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展示内容和信息的作用。它的创设不仅需要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需要发挥它潜在的教育作用。主题海报,则体现孩子发展的过程,符合幼儿发展的逻辑。王海英教授今天与我们分享了,主题墙与儿童海报,从而提出了几个问题。

第一,幼儿园的主题墙长的样子。首先让我们观看了幼儿园中一些海报都是以教师逻辑出发,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造成了儿童权利意识比较淡薄。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进,多以儿童为中心出发,唤醒儿童的思维发展。

第二,分析主题墙中存在的问题。主题墙过高幼儿够不到,固定在一面墙上,展示性太强,缺少线索感,过程感,整体感。从而引发我们思考主题墙要从展示-探索-记录三部分进行。

第三,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内容的选择不一定是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精彩的瞬间。设计的逻辑上,是追踪儿童的问题,儿童自己进行探索,寻找一定解决的方法。

参与主体上可以有家长,老师。制作上可以用图片,符号,绘画等进行呈现。内容上可以是已经知道的,想知道的等问题进行分析。海报的形式可以是小书式,屏风式,折页式,连环画等。最后给我们呈现了几个经典案例,让我看到幼儿园孩子们的智慧。

王海英教授精彩的分享,让我明白了幼儿本位的环境创设其真正内涵,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让我受益颇深,对今后工作也有了很好的帮助。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听了王老师的培训收获满满,从一开始对主题墙不知如何下手到现在有了明确的方向,非常感谢这次培训。

王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培训的:主题墙、主题海报、儿童本位的“儿童海报”;这刷新了我对传统主题墙的认知,幼儿园的主题墙是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是家长了解幼儿能力的窗口。

老师、孩子、家长一起参与,一定能将主题墙变成一个展现孩子能力,教师教学成果,家长了解孩子的平台。

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参与主题墙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主题墙并不是单一的起到摆设的作用,还有边框的制作一定要简单明了,不能太过于复杂化,还有色彩的搭配协调更是一个需要长时去学习的。

在布置主题墙的时候,除了要充分体现主题的目标,将主题墙的内容丰富起来,还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让幼儿充分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将孩子的作品表现出来,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我们教室的主题墙,每当一个新的内容布置好后,幼儿都会利用游戏和休息的时候去寻找、翻看自己的作品,还会跟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主题墙的布置过程中,主题里的内容需要不断的去更新,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兴趣以及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让幼儿参与进来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后期工作要注意的事项。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创设良好的主题墙不仅能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还能激发幼儿的思考,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也让幼儿成为了班级环境创设的主人,能与环境有效地对话,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在与墙面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经验都会影响着身边的同伴,通过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究,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

幼儿园主题墙不仅让教师走出班级环境创设的困惑,还让家长更好地了解主题开展的意义,因而主题墙不仅是一座架在幼儿、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桥梁,它更是幼儿发展、幼儿园课程与班级环境创设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因此,创设一面真正能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一面好的主题墙应能够更好地促进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能为幼儿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更好地引发幼儿的互动,是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交互载体。幼儿园主题墙创设正在教师们的不断实践中挖掘和梳理经验,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索和研讨。

希望班级主题墙让每一位教师真正走入幼儿世界,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确立主题、提供支持、选择适宜的表征形式逐步延伸,使幼儿在与墙饰真正互动中获得发展。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观看了王海英老师的直播,我从中学习了很多,一定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班级的环境创设要面向全体幼儿,主题墙旨在反映幼儿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探索发现,它是孩子们交流、分享的乐园。要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主题环境创设。教师由原来的动手者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和支持者。

首先,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环境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

其次,将收集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我们应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做,自己去想。

通过多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途径来获取信息和材料。在收集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这样一来孩子间的相互交流更能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也更进一步地深化了主题内容。

现代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主题教育活动以其多方面整合教育的优势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从教师一个人的主题墙到儿童为本的儿童海报的变化是我们力求探索的方向之一。

与教师的主题墙不同,儿童海报遵循儿童的发展逻辑,是儿童自己对主题活动过程的记录与反思。从儿童生活中来,由儿童参与。

这样的环境让孩子有更加深刻的认同感依恋感,产生自我效能感。儿童只有更多地参与主题实施过程,才能更好地获得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学员心得丨王海英教授《从主题墙、主题海报到儿童海报》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