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绘本阅读指导
幼儿文学最初是“月下文学”、“炉边文学”——转介途径是成人讲述,绘本中的图画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儿童与书籍之间的转介,但是依然需要成人以自己的理解和表现为儿童提供通向书本的桥梁。
所谓阅读,按照心理学相关定义,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取信息,解读生疏的文本并获得意义的过程。阅读核心是解读整个语篇的意义,需要预期、假设、推理,不是单纯识字就可以完成的,所以阅读不等于识字!狭义的早期阅读指儿童学习和接受书面语言的意义解读活动,从印刷文字中获取意义的过程。广义的早期阅读范围更加宽泛,指凭借丰富多变的色彩、图画和声音,相应的语言文字及成年人的语言讲述,来完成对书面语言文本的解读。幼儿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自主阅读能力”,灌输支离的字词知识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幼儿自觉的阅读意识和形成自主阅读能力。以识字和书写为首要目标的阅读教育,与阅读目标背道而驰,忽视了幼儿期阅读特有的特征,也必然事倍功半,并对幼儿长远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绘本阅读指导原则
1.阅读需要充分的互动。幼儿解读文本需要成人转介,这就决定了幼儿阅读是一个以文本为媒介的人际互动、情感交流的过程,人际互动水平和情感交流程度决定了阅读的质量。早期阅读发生的空间延伸到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环境中,其中发生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最有计划性、可操作性和积极的成效,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体现为父母与幼儿的亲子互动,张杏如女士在演讲中提出,儿童阅读“需要父母温暖的陪伴。”还有学者认为,在集体中开展阅读活动,教师与幼儿加强互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P·Blackwell,1994)。
一方面,绘本要突出翻页功能,利用图画的变化让幼儿清晰感知情节的变化,前后呼应;而与此同时,绘本因为语言简洁,缺少承上启下的转折性语言,不利于幼儿感受情节变化,其中包含的阅读技巧和意识,需要成人进行一定的引导。对儿童来说,成人读故事,是情感的享受,文本中的情感与真实的情感相映生辉,使儿童充分享受爱与关怀。成人的讲述,事实上是绘本中内容的映射,对儿童来说,多了内容理解和感受的一种观照。新西兰图书研究专家多罗西·怀特在《关于孩子们的书》中说:“绘本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
2.幼儿为阅读主体。人的审美活动,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强迫读者欣赏或拒斥一件美的艺术品,能够命令读者按照规定的意义去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幼儿阅读有独特的特质,必须遵循其独特的阅读规律,所以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根据读者反应理论,应把握幼儿的对文本的解读特点,不以成人的理解代替儿童的理解。
3.重视视觉艺术元素。图像中的视觉艺术元素包括绘画用的媒材、线条、形状、颜色、大小、比例、构图、明暗、布局透视等。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说:“如果光读绘本的文字,只能理解一半都不到,如果不读画就不能理解它全体表现的内容。”他认为:“拿了书后不要读文章,像孩子一样用眼睛先读画。”因而绘本阅读中不能只关注文字,而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二)幼儿阅读教育目标
让幼儿在阅读中发现和感悟文本意义,获得阅读的快乐并产生持续的阅读动机和愿望;另一方面,让幼儿阅读过程充满创意,将阅读活动变成富有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和创造,最终成为自主阅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幼儿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自主阅读能力”,灌输支离的字词知识无法从根本上培养幼儿自觉的阅读意识和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凯瑟琳·斯诺等学者提出,计数、数字概念、字母的名称和形状、语音意识、读写兴趣、与伙伴的合作都是学前阶段培养的能力,对阅读能力有特殊影响,而且与后来的学业要求密切相关。
1.理解作品内容
(1)辨识主人公,清楚人物活动,感知人物表情,理解作品情节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
(2)理解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内涵,激发和调动幼儿自身经验,使其与作品产生共鸣。阅读中不仅理解人物角色和情节的发展变化,还要感受作品内在的情感色彩,阅读不仅是理解过程,更是一个审美和情感体验过程。
(3)理解作品风格,感受或优美抒情,或诙谐幽默,或朴素含蓄等不同的文字格调。
2.感知作品结构形式
(1)感知作品的独特结构形式:幼儿文学作品有独特的结构形式。
(2)识别作品悬念并尝试推理:锻炼幼儿的推理与想象能力、初步的因果关系和发散思维能力,由字面理解逐步发展到推理性理解。
(3)寻找作品情节发展关键线索:寻找相似点,具有一定的分类、归纳能力。
3.感知文字符号,对其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了解相关知识
(1)建立对文字外形和结构的敏感性。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文字符号,了解母语文字的特征并能正确识别,感知文字的外形特征,以及不同文字之间的差异;使其能够逐渐认识到不同的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喜欢临摹文字,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等。
(2)根据作品特点,有意识地突出常用词汇的感知理解,突出幼儿应掌握的修辞手法。具体包括常见字词的字音,有特点的叠字、象声词等。
4.幼儿阅读的技能技巧
(1)认识封面,懂得要从封面开始翻页。
(2)掌握翻页技巧,学会有序翻页。
(3)形成标题意识,知道标题能够说明故事的主要内容。
(4)学习阅读单页单幅画面和单页多幅画面的方法。
(三)各年龄段阅读目标
(1)理解情节变化,懂得事件性质、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逐步建立篇章结构感,能够根据作品进行推理与批判,并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作品的认识(推理性理解)。
小班:初步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要内容,粗略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和结局,在教师提示下关注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能够用动作、绘画、游戏等形式简单表达对作品的认识。
中班:能够逐渐辨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情节的主要内容,准确了解事件的性质、发生的顺序,主要过程及结局,较为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并能够运用较为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大班:理解作品情节及细节部分,认识作品主题并能够感受作品情感发展脉络,并综合运用语言、绘画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有一定创造性地表现对作品的认识。
(2)认识作品角色形象及角色间关系,体会其思想感情。对作品有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也即情绪性理解。
小班:知道作品主要角色形象,认识主要角色形象的思想感情。喜欢倾听和阅读作品,伴有一定的情绪反应。
中班:知道作品中所有角色形象,准确体会角色形象的思想感情,主动积极要求倾听或阅读作品,阅读时有明显的情绪变化。
大班:知道作品中角色形象之间的关系,对角色形象的思想感情做出自己的评判,与自己的情绪情感反应相对照。
(3)感知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对应关系,识记反复出现的简单文字,认识文字与其他符号之间有差别,感知文字结构。懂得图书的大致结构,具有一定的翻页知识和技巧。学习阅读单页单幅画面和单页多幅画面的方法。
小班:有初步的阅读习惯,了解看书的基本方法,如书的倒正、从前往后翻、每次翻一页等,知道图画与实物的对应关系和差别,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较为熟炼地看懂单页单幅图画故事,开始尝试阅读单页多幅故事,并能表述出来。对文字有初步的认知兴趣,在成人指导下认读简单的文字。
中班: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熟练掌握翻页技巧,喜欢并懂得爱护图书,能够阅读单页多幅图画故事,并能关注图画故事中的细节部分,能够完整表述图书内容。粗略了解图书的结构,如书的名称、封面封底等,自己动手制作简单图书。有主动认识汉字的兴趣,识记一定数量的文字,了解文字的功能。
大班:对图书结构、分类等有丰富的知识,熟炼阅读单页多幅图画故事,能够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自己制作较为精美的图画书。积极认读常见汉字,开始注意汉字的认读规律。
(4)初步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如作者、国别等,认知作品体裁。
小班:知道故事和诗歌的差别,能够体会诗歌的韵文特点,喜欢诗歌朗朗上口的感觉,乐于诵读。
中班:了解儿歌与儿童诗的差别,了解谜语、童话、寓言等多种体裁,懂得作品都是由作家创作的。初步辨别国外或者本国的作品。
大班:认识散文、科学文艺等更多体裁,能够根据作品中的人物、地点等信息,较为准确地辨别是国外或者本国的作品。(题目为编者所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菲菲幼教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