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课件网

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快乐六一 快乐阅读节——我园庆“六一”暨第八届“阅读节”活动开幕啦!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举办了第九届阅读节开幕式,以“让阅读润泽儿童的心灵”为宗旨,通过升旗仪式、赠书活动和特色表演等形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八年来,幼儿园通过借阅图书、自由表达阅读感受等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启动仪式上,孩子们接过精心挑选的图书,参与舞蹈、音乐游戏等特色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后续还将开展阅读、创作、表演等活动,让书籍成为孩子成长的好伙伴。活动覆盖保利东园、西园等多个分园,传递阅读的乐趣。(160字)

学前教育宣传月6 |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良好习惯。为助力家长科学育儿,教育部基础二司联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推出“回归快乐童年”专家访谈节目,第五集《吃得适当吃得愉快 吃得健康》特邀南京师范大学顾容芳教授与北京教科院梁雅珠所长,解答幼儿饮食健康问题。时值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5月20日-6月20日),主题“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聚焦入园入学准备、适应小学生活及幼小双向衔接等关键议题,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本文源自“微言教育”,由青岛市实验幼儿园转载发布。

学前教育宣传月8 | 与3-6岁儿童沟通,要注意这些事儿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文围绕科学育儿理念,探讨了与3-6岁儿童沟通的注意事项,强调"蹲下交流"等细节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教育部联合专业机构制作的"回归快乐童年"专家访谈节目,邀请学前教育专家王化敏、王小英解答家长困惑。同时指出当前正值第五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5月20日-6月20日),今年主题为"幼小协同 科学衔接",聚焦幼儿入园准备、小学适应及幼小衔接等关键问题。文章还回顾了自2012年起教育部设立该宣传月的背景及历年主题,旨在推广科学育儿方法,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全文转载自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

我园组织祖辈家长开展2-3岁幼儿良好习惯培养分享活动

开放教育重视家长合作,隔代教育作为普遍现象对幼儿发展影响深远。2016年6月3日,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工会组织专题讲座,早教部主任刘淑传为90余位祖辈家长分享《2-3岁幼儿应培养哪些良好习惯》,结合国内外教育理论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从饮食、睡眠、自理能力等方面解析幼儿发展目标,通过案例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引导祖辈家长平衡关爱与教育。此次活动是幼儿园推动科学隔代教育的重要举措,未来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助力祖辈家长提升教育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好家规伴成长——“百个好家规故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幼师课件网

好家规伴成长——“百个好家规故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积极响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发起的“百个好家规故事”征集活动,面向全园家庭推广并收到家长踊跃投稿,内容涵盖治家、修身、孝义等主题。经评选,六个家庭的家规故事入选市级优秀案例,如“与人为善 克己尚礼”“百善孝为先”等,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美德。该园将持续开展“好家规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长教育水平,促进亲子共同成长。(160字)

学前教育宣传月9 | 精心挑选的32个案例,教育孩子的方法在里面!-幼师课件网

学前教育宣传月9 | 精心挑选的32个案例,教育孩子的方法在里面!

如何给予孩子适宜的爱?2015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精选32个家庭教育案例,揭示爱的真谛。案例显示:强迫交往会让孩子焦虑,虚假谦让会破坏孩子的真诚,超前学习会扼杀自信,过度保护会限制成长。专家指出,爱不是包办代替,不是物质满足,更不是以"为你好"之名施加压力。真正的爱是尊重孩子的节奏,倾听孩子的心声,允许孩子说"不",接纳孩子的"破坏",欣赏孩子的独特。当父母放下焦虑,用平等和信任滋养孩子,孩子才能建立安全感,发展独立人格。这些案例提醒我们:爱需要觉察与反思,既要避免过度干预,也要警惕情感缺失,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无条件的接纳与支持。

学前教育宣传月10 | 虞永平:科学的幼小衔接,关键是什么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过渡阶段,但当前社会存在过度焦虑与误区。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科学的幼小衔接应注重自然延伸,而非知识灌输。幼儿园需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与习惯;小学应落实零起点教育,优化课程设计;家长应摒弃“小学化”倾向,多陪伴鼓励。三方协同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才能让孩子愉快适应小学生活。当前部分机构夸大差异,导致幼儿被迫超前学习,反而加重负担。真正的衔接在于营造积极氛围,让孩子成为小学的主动向往者,而非被动适应者。唯有家园校合力,才能提升衔接的科学性,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传承文化,共庆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包粽子、赛龙舟、系五彩线等习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青岛市实验幼儿园以“端午节真快乐”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体验传统文化。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学习包粽子,朗朗上口的儿歌增添了趣味;大班幼儿动手制作龙舟,合作开展赛龙舟游戏,感受团队精神;系五彩绳的环节传递了健康祝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端午习俗,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幼儿园呼吁家长继续带领孩子关注节日风俗,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学前教育宣传月11 |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转折,但许多家长误将提前学习读写算视为入学准备。西南大学刘云艳教授指出,真正的入学准备应关注身心两方面:培养学习兴趣、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技能和体能锻炼,而非单纯知识灌输。家长需通过陪伴而非替代的方式,引导孩子参与运动、家务和社交活动,帮助其适应小学生活。同时,应尊重孩子成长节奏,避免催逼学习,鼓励在体验中自然成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活动,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最终目标是为孩子奠定积极面对挑战、快乐学习的基础,而非仅追求学业成绩。

学前教育宣传月12 | 急功近利提前给孩子灌输知识,有4种危害

每年幼升小之际,许多家长通过购买辅导教材、报名补习班等方式,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这种超前教育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幼儿阶段应以直观感知和动手操作为主,强制灌输符号知识易导致机械记忆,不仅扼杀学习兴趣,还可能引发厌学情绪、削弱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发展,其短期优势往往以牺牲长远潜力为代价。相反,幼儿园在生活和游戏中渗透的学习更具价值——孩子在解决问题时自然掌握数理逻辑(如搬运积木中的乘法萌芽)、物理经验(轨道坡度与速度的关系),并培养专注力、合作能力等学习品质。研究表明,丰富的感性经验才是小学理性学习的最佳基础,游戏中的自主探索能有效实现幼小衔接的内在过渡。(160字)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