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培训 第53页

幼儿园图书区是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幼儿园图书区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缺乏兴趣、规则不明确、材料投放不合理等,导致图书区的利用率不高。本文围绕幼儿园图书区的有效利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图书区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指出了幼儿园图书区的现状及问题,并寻求有效利用图书区开展自主阅读的方法。
一、引言
幼儿阶段是获取知识、积累经验的关键时期,也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随着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起,幼儿园已经越来越重视图书区的创设。然而,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图书区的“花瓶”现象,使得图书区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本文将对幼儿园图书区的创设与利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其实用性。
二、幼儿园图书区的现状
1. 幼儿对图书区缺乏兴趣。部分幼儿对图书区并不感兴趣,宁愿选择其他活动区域,导致图书区的利用率不高。
2. 图书区规则不明确。由于缺乏相应的规则,幼儿在图书区活动时容易出现抢书、撕书等不良现象,影响图书区的正常使用。
3. 图书区功能存在误区。在创设图书区时,容易出现功能定位不准确、材料投放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图书区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幼儿园图书区的创设
1. 营造氛围。在图书区中,除了提供安静、舒适的物质环境外,还应关注孩子的阅读心理,设置温馨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制定规则。制定合理的规则,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如爱护书本、保持安静、有序取放书籍等。
3. 投放材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精选合适的图书,结合主题更换图书,并适时“营销”图书,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四、教师的指导
1. 启发式导读。教师在阅读过程中给予幼儿启发,如讲述封面内容、设置悬念等,让幼儿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
2. 同伴式伴读。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幼儿的阅读过程,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3. 特色活动促读。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如故事大王、图书漂流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4. 区域互动激读。鼓励幼儿在阅读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与其他区域进行互动,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五、结论
幼儿园图书区是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充分利用图书区,发挥其作用。通过营造氛围、制定规则、投放合适的材料等方式,提高幼儿对图书区的兴趣,同时结合教师的指导,开展特色活动,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参考文献提到的蒋恩博、王琦、潘岩等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正积极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针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普及学前教育目标,尤其关注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培训问题。培训重点在于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素质较低的现状。然而,现有师范院校在师资、资源等方面对适合农村幼儿教育的经验较为缺乏,且现有培训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培训内容和方式,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解决现场实战问题为基本方式,提供模块式课程和资源,以及农村一日幼儿教育活动的范例。同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需关注实践中如何行得通,确保培训课程和资源的“高品质、易操作、可选择”,让接受培训的幼儿园教师真正有所得。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意见,规定民办园不得单独上市,上市公司不得投资营利性幼儿园。意见旨在推广普惠性幼儿园,到2020年覆盖率要达到80%。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过资本关、场地关、师资关。资本准入、场地和师资问题是推广普惠性幼儿园的主要难题。幼教新政的推出能否真正杜绝乱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本文探讨了生态教育在幼儿因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文章首先解释了生态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并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接着,详细阐述了生态教育如何影响并促进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打造生态园歌、凸显生态美,以及创造生态美的制度建设。最后,文章强调生态教育与幼儿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关系,并提出通过加强生态教育实现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目标。

黎志涛教授于1941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获取硕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并从事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多年。已完成多项幼儿园工程设计,出版多部专著。其关于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观点与见解备受关注。

幼儿园装修时需关注装饰材料的环保标准,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本文介绍了我国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制定的10项国家标准,包括人造板、强化地板、瓷砖及溶剂型木器涂料的环保指标,并指出幼儿园装修中应特别关注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等问题。

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聚焦于广东省江门市第一幼儿园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创新做法。该园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形成独特的幼儿园文化并增强教师团队意识,以及运用女性心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构建。这些措施调动了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建立共同愿景这一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强调组织的责任是鼓励个人有自己的愿景,营造良好氛围让员工愿意表达并追求自己的愿景。整体而言,文章分享了幼儿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对于其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幼儿园重视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锻炼幼儿体能、提升社会交往能力。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游戏材料单一、技能结构局部化等。为有效实施户外体育活动,提出了多元化材料投放、区域玩法多元化和动作结构层次化的策略。通过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幼儿的体能和社会性发展得到促进,实现了户外体育活动的重大突破,为幼儿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参考文献:俞琳、唐海萍。

幼儿园是幼儿文明习惯、良好性格与优秀品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探讨了加强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包括展开德育行为科学指导,帮助幼儿分辨是非,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判断;丰富德育教育活动形式,以游戏、小班会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热情,实现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以及实现学校与家庭互助合作,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这些策略旨在确保幼儿全面发展,为未来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幼儿园课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园长的课程决策力对幼儿园课程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探讨了幼儿园课程决策力的提升方略,包括提高园长职业修养、明确课程领导职责、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等途径。园长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领导团体和管理机制,积极开拓多种课程资源途径,从而做出最优的课程决策,为幼儿园课程的优化提供坚实保障。参考文献:李映梅、李慧、胡小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