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收录于话题

#教研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点击上方优师教研关注我们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


吉 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摘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是从一个学段进入另一个学段的过程教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帮助受教育者度过该阶段提高其对全新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任务。文章基于幼小衔接背景对家校共育工作展开探讨简述幼小衔接及家校共育的概念从适应能力、共育质量、教育资源的视角出发提出几点可行建议以期对家长及幼儿教师有所帮助共促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育;幼儿;幼小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家校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双方共同促进幼儿身心成长的有效途径。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家长及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立足幼儿年龄特点并提高对共育工作的重视,不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为其未来小学生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一、概念解读

(一)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间的衔接过程针对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适当调整教育方向与教育策略处理两个学段间的衔接问题推动受教育者身心的可持续发展对提高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具有积极意义。2021320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从家庭、学校、幼儿园三方出发指出在当前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建议提高了教师与家长对衔接工作的重视度能够加强对幼儿思维、习惯技能、适应能力的培养促使其顺利度过衔接关键期。


(二)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理念的提出突出了“家庭”的教育地位其本意为“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除此之外《纲要》《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多次提及家校共育工作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要求双方充分利用彼此资源在交流互动中加强合作沟通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共同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幼小衔接背景下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提高适应能力,丰富幼儿经验

由于幼儿对新环境、新同学较为陌生,面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会有些许担心,因此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让其快速融入全新的学习氛围中,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工作。在家校共育视角下,教师及家长可将“适应能力”作为重点教育目标,利用生活、学习,游戏等多个环节来不断提高幼儿与环境间的互动,丰富其生活经验,以此强化其心理素养,逐步提高幼儿对未来全新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


一方面,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将小学生活环境作为教育主题,针对幼儿情况设计不同的活动。如在语言领域活动中,教师可采取绘本教学,选择故事《大卫,上学去!》《小阿力的大学校》《小魔怪要上学》《大头鱼上学记》《我好担心》等。该类绘本故事围绕主题“上学”展开探讨,讲述了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有效缓解幼儿心中的焦虑,帮助大班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校园氛围,初步实现衔接工作的目标。在社会领域教学中,教师可构建情景类活动,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小学校园的影片,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小学校园,在丰富其经验的同时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充足准备。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将“适应能力”视为教育培养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带领幼儿走进社会,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并向其讲解小学生活及学习模式,用真实情境构建教育活动,有效缓解幼儿内心中的焦虑,在参观、了解中逐渐培养幼儿对新环境的认识,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在家庭阅读环节中,家长也可设置相同的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有效的幼小衔接读物。如绘本故事《同桌的阿达》《神奇校车》《我不想离开你》等,该类绘本可有效提高幼儿对全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保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树立正确观念,保证共育质量

家校共育工作少不了家庭与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针对“幼小衔接”的敏感话题,双方更应加强教育沟通,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确保双方教育朝着同一方向、同一目标发展,共同完成衔接工作。


第一,在教育工作中,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目标要保持一致性。在制定教育计划时,教师与家长要相互交换意见,使计划适用于自家幼儿,确保衔接工作的针对性,发挥出合作共育的功效。第二,家长与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得使用“超前化”教育模式,围绕《指南》中的文件精神与教育建议,尊重幼儿的年龄发展规律,采取合适、正确的教育方式,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方式,让幼儿在玩耍中感知小学、认识小学,在游戏中渗透幼小衔接工作内容,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学习经验。第三,家长与教师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交换幼儿在园内、家庭中的生活状态和学习方式,一同分析幼儿的行为动因并揣摩其心理状态,针对衔接工作目标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共促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让衔接工作更具指向性。第四,家长与教师要采取多元化沟通方式,使用“线上+线下”的模式,突出时代教育特征,充分利用好网络教育优势,利用家长会、家访、调查问卷、短信、电话、语音视频等多个沟通渠道,及时交流教育经验与幼儿状态,将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在双方携手共育下共同完成衔接任务。


(三)整合多方资源,提高幼儿能力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幼小衔接工作,家长同教师要合理利用多方教育资源,根据幼儿状态适度开发可利用的素材,带领幼儿步入社会环境,开辟全新的共育模式,在多方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中共同提高幼儿能力,满足其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在衔接工作中,家长同教师可构建社会实践类活动“走进小学校园”。在该活动中,以家庭为单位,大班幼儿教师可以与周围小学取得联系,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让家长带着幼儿走进小学校园,参观全新的学习环境。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活动室、课程表、书桌、操场等地方和事物,丰富幼儿的经验认知。在自由活动中,幼儿教师应鼓励家长带幼儿随意参观。在家长的陪同下,幼儿会鼓起勇气,主动与全新的环境互动,在探索中加强心理建设,提高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由此可见,将社会,家庭、幼儿园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实践活动中展开衔接工作,可进一步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四)构建趣味活动,寓衔接于游戏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游戏是幼儿获取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家校共育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及家长应突出“游戏”这一教育元素,立足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年龄需求,创设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游戏活动,将教育蕴含在游戏中,在玩中展开衔接工作,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

 

1.听说类游戏

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会认真倾听他人讲话并作出积极的回应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家校共育背景下的衔接工作中,教师与家长可构建“听说类游戏”,选择适用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让其在玩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一方面,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借助语言领域活动构建趣味游戏。以故事活动为例,可打造“剧情创编”游戏,教师为幼儿提出一些关键词,引导每名幼儿说一句话,全班同学一起创编故事内容。如关键词“小女孩、小学、第一天、老师、新朋友”等,以接龙的形式进行游戏,让幼儿认真聆听前一名同伴的讲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继续创编故事。在这一游戏中,幼儿可以安静地聆听他人讲述,并根据听到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回应与判断。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倾听意识与表达能力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如家长可陪同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片,在看完动画片后,鼓励幼儿自主讲述动画情节,借助动画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在观看过程中建立聆听习惯,也能达成衔接工作目标,与园所教育观念相契合,共促幼儿健康成长。

 

2.生活类游戏

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及增强服务集体意识,对其未来小学生活起着积极作用。在生活类游戏的构建中,教师同家长可从生活环境入手,构建常态化游戏模式,在尊重幼儿的个体行为的基础上,让其学会在生活及学习中照顾自己与服务集体,借助游戏让其找到在集体生活中的价值,为幼儿的成长打好基础。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将生活类游戏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如将幼儿划分成5个小组,从周一到周五每个小组承担一日值日活动,帮助教师维护班级环境、协助同伴完成基本劳动、整理区域环境卫生等。通过实践类游戏,可以强化幼儿的责任感与自理意识,在值日生身份的影响下让幼儿掌握服务自己与服务群体的意识,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优势,提高衔接教育的实效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要使用相同的教育模式,构建具有生活化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说一说”与“做一做”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在生活游戏的构建中,家长应着力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如幼儿扫地、家长拖地;让幼儿自己洗袜子、擦鞋子;在外出购物时,让幼儿拎一些物品……这些实践性活动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其整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服务他人意识得到提升。在园所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幼儿会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五)提高社交能力,了解社会环境

与幼儿园教育相同,小学学习也属于集体生活。随着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其对生活、社会经验的需求日益增多,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其了解社会环境,是衔接工作的重点任务。教师及家长可从“社交能力”与“社会经验”两个角度入手,逐步增强幼儿的社会性意识,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构建“混龄教育”,带领大班幼儿走进中、小班活动,让幼儿自主交往,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交意识;打造合作类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以合作学习为主,在共同玩耍中共同学习,学会正确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带领幼儿走进社区环境,并学会“放手”,为幼儿创造积累生活经验的契机。


例如,让幼儿尝试着买东西,掌握购物方式与技巧;带领幼儿走进公共活动区域,让其尝试着与他人共同游戏,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等。总而言之,家长及教师应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及教育契机,让幼儿在实践中获取丰富的学习经验,逐步提高社交水平,进而提高衔接教育的实效性,为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幼小衔接背景对家校共育展开探讨并提出几点可行建议。家庭与幼儿园是教育天平的两端双方间的合理沟通、共同促进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的质量。家长与教师要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共同探讨幼儿衔接期的教育计划将学习蕴含在不同环节中一同制定一致的目标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完成衔接工作任务在齐心协力、合作共赢理念下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衔接关键期为其未来的小学生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本文刊登于《世界儿童》(儿童教育)2023年5期“教研”栏目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请点击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研 |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刍议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