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文/江苏省如东县长沙镇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港城幼儿园 陈锦霞
9月,从幼儿园大班毕业的孩子将升入小学。关于小学,孩子既充满期待,又少不了忐忑;对于环境、学习方式等的改变,孩子有模糊的认知,但未尝有足够的信心迎接挑战。
也许,我们可以从孩子喜爱的绘本阅读开始,在亲子共读中,和他一起做好准备,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老师,我为什么要上学?》
奥斯卡·伯瑞尼弗 文
德尔芬·杜兰德 图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刨根问底是孩子的特性,在老师那里没有得到答案的小菲尔,并没有放弃寻求答案,他问遍了学校所有的存在,铃铛、楼梯、男孩、椅子、彩笔、皮球、娃娃、叉子、书,甚至窗外的大树。最后老师的机智回答让人拍案叫绝:“我想,我们来学校就是为了提问题,然后寻找答案。”
阅读完绘本,老师看孩子们意犹未尽,顺势组织了主题谈话、绘画调查,以此了解大家对小学的已有经验,汇总了大家想了解的关于小学的问题。
于是,一张大大的脉络清晰的“小学问题有多少”网络图新鲜出炉。
“我们的问题去找谁解答呢?”就找身边人吧。做好采访计划,记者小分队出发,三人一组,带着调查表,去采访幼儿园的老师、邻班大班的小朋友。每组至少采访两个成人、一个小伙伴。
问问题、做记录,采访过程充满稚趣,但也有条不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小学生要做什么?”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提问让老师们都要思索一番才能回答。而老师们的配合不自觉地驱散了孩子们的紧张感,采访越来越顺利。
采访结束后回班级交流,有的小朋友用各种小图标画出了答案,有的答案是被采访的老师直接写的文字,孩子们的分享表达完整而清晰。
到了放学时间,又接着对家长进行采访,当然,比采访老师们时老练了许多。通过各种活动,孩子们对小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小阿力的大学校》
罗伦斯·安荷特 文
凯瑟琳·安荷特 图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这时,一只小麻雀改变了阿力的想法,他学习小麻雀勇敢离巢飞向天空的行为,坚定地去上学了,并且,他发现学校其实是个有趣的地方。于是,小阿力成为了“大阿力”。
故事中的小阿力面临的境地和心情就是孩子们内心最真实的反映,阅读故事的他们很快从小阿力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尽管都上过幼儿园,但在新环境面前仍会显得不安和焦虑。那么我们就用合适的方式来逐步分解这种焦虑。
一天,我们邀请兜兜妈妈——一位小学一年级老师给小朋友上课,教室的桌椅按小学的摆放方式依次排好。
兜兜妈妈首先带来一段视频,原来是一年级哥哥姐姐的问候。兜兜妈妈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有认识字的小朋友读出来了——“绘本课:《小阿力的大学校》”。
当兜兜妈妈讲到“你就像一只不愿意离开巢的小鸟啊”,孩子们都哈哈大笑,一方面笑小阿力对妈妈的依恋,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绘本里的角色,何尝不是孩子们自己呢?
讲到小阿力照顾小麻雀,兜兜妈妈做了停顿,抛出问题:“小麻雀轻声地和小麻雀说了什么话?”兜兜妈妈建议大家把自己当成小阿力,用“小麻雀啊小麻雀”作为句子的开头表述。
小朋友纷纷表达:“小麻雀啊小麻雀,你是不是很害怕,才吃不下东西?”
“小麻雀啊小麻雀,你担心其他鸟儿还会来欺负你吗,不要担心,我会保护你。”“小麻雀啊小麻雀,我来做你的好朋友,不要害怕。”
孩子们积极踊跃的发言,亲身体验当小学生上课的感觉,不知不觉40分钟过去了,仍围着兜兜妈妈追问许多有关小学的问题,对小学生活有了进一步感知,充满了向往。
———END———
点击最下方左侧“”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即可购买《学前教育·家教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