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所风采 第9页

****
文章以“番茄”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幼儿课程活动,旨在通过自然教育改变孩子对番茄的认知。课程从调查幼儿对番茄的喜好出发,引导他们观察番茄的外形、结构,探讨“番茄是水果还是蔬菜”的趣味问题。孩子们亲手种植番茄苗,观察生长过程,学习搭支架等实践技能,并通过沉浮实验、黏土手工等活动深化认知。最后,师生共同制作番茄美食,如番茄炒蛋和凉拌番茄,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乐趣。课程注重多感官探索,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在探究中收获。
(160字)

镇江经开区平昌幼儿园大七班以麦芽糖为引,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幼见小麦"探究活动。孩子们从观察麦种开始,通过土培、水培亲历小麦生长全过程,发现虫害时自主研究生态除虫法,收割后体验脱粒、磨粉等传统农事。活动融合科学观察、艺术创作(麦秆画)、美食制作(麦芽糖)等多领域学习,幼儿在测量麦苗、探究面粉变色等实验中发展探究能力。教师始终以《评估指南》为指导,支持幼儿深度参与,使其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自觉践行光盘行动。这场历时两个学期的自然课程,展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为幼儿播下了终身学习的种子。(160字)

小一班班本课程《多彩云肩》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围绕传统服饰云肩展开探究。课程缘起于幼儿对云肩服饰的自发兴趣,通过"初识—探秘—制作—展示"四阶段,引导幼儿了解云肩的历史文化、色彩寓意及工艺特点。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亲子共创、服装秀展示等方式,在涂画纹样、拼贴制作等实践中提升审美能力与精细动作,感受传统纹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家园共育模式让家长深度参与,使非遗传承更具温度。课程最终实现文化浸润与能力发展的双重目标,在幼儿心中播下传统文化传承的种子。(160字)

《黄豆奇遇记》以幼儿午餐时发现的黄豆芽为教育契机,围绕黄豆展开系列探究活动。孩子们通过水培实验(三次调整方法掌握发芽条件)、土培种植(翻土、浸种、照料)、制作毛豆和豆浆等实践,亲历观察、提问、合作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活动融合科学探究(生长规律)、健康饮食(豆浆制作)、团队协作(除草浇水)等多领域学习,既培养了观察力与责任感,也深化了对自然生命的认知。教师以支持者角色引导幼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活动虽存在观察记录系统性不足等改进空间,但成功通过生活化课程实现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全面发展目标。

2020年11月4日,敖勒召其海军希望小学举办“班本课程,大有可为”班主任专题培训会,旨在提升班主任管理艺术水平,促进经验交流。陈希凤老师强调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指出班本课程是国家、地方及校本课程的“班本化”,由师生共同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注重学生自主体验与成长。培训为班主任提供了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在班本课程建设中找到新方向,增强职业幸福感,努力成为“时尚、轻松、快乐”的班主任。

在中一班开展的“数字大探秘”班本课程中,教师抓住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字的多样用途。孩子们通过调查、观察和实践活动,探索了数字在时间、测量、急救号码等场景中的应用,并参与创意数字画、拼搭游戏和户外互动,将抽象数学概念具象化。课程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游戏化方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字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60字)

《知“蛋”之旅:大四班班本课程探索实录》
从早餐桌上的茶叶蛋讨论出发,孩子们开启了对蛋的深度探究。课程通过“寻蛋—查蛋—辨蛋”层层递进,引导幼儿发现蛋的外形特征(椭圆形、凉硬触感)与种类差异;科学环节中,孩子们对比生熟鸡蛋的旋转、声音及沉浮现象,解密蛋的物理特性;生活实践部分涵盖荠菜煮蛋、剥壳比赛等趣味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创意环节则用黏土制作、蛋壳贴画和施肥拓展蛋的多元用途。护蛋行动更让孩子们体验责任与生命教育。整个课程以幼儿兴趣为导向,融合多感官探索,在解决“蛋的奥秘”过程中,促进观察力、合作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160字)

《蔬菜总动员》班本课程以幼儿挑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多元活动引导孩子探索蔬菜世界。课程从"蔬菜大调查"开启,组织亲子"寻菜记"实地观察蔬菜生长环境;通过分类游戏、营养讨论、绘本共读深化认知;开展种植黄瓜番茄、制作玉米汁等实践,让孩子体验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结合艺术创作、音乐律动和亲子烹饪活动,全方位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活动整合五大领域学习目标,有效改善了幼儿挑食习惯,同时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实现了家园共育的教育价值。(160字)

望岳小学二年级2班开展“体验白菜种植”班本课程,通过松土、播种、浇水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农耕乐趣。活动中,孩子们分工协作,悉心照料白菜成长,既掌握了劳动技能,也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劳动的种子。望岳小学将持续开发特色班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活动生动展现了学校“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为班级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160字)

《遇见"莓"好大二班》记录了一场以草莓为主题的生动课程实践。课程源于幼儿对草莓的好奇,通过亲子调查、绘本共读、户外种植等多元活动,孩子们探究了草莓的生长条件、形态特征及食用价值。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亲历草莓从开花到结果的完整周期,遇到雨天烂果问题时主动设计保护方案,展现出观察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延伸至草莓美食制作和艺术创作,最终孩子们在《指南》理念指导下,通过直接感知和实践操作,不仅掌握了植物生长知识,更培养了合作分享意识和劳动喜悦。这场融合自然教育与生活体验的探索之旅,充分体现了"活教育"理念下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