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故事偶发
在2022年5月25日中午工作群。
小二班建构作品为儿童午餐后所拍。
内里一段录像为儿童介绍作品。
@全体成员 谢谢大家的参与与反思。今日利用工作群与大家互动,为什么我会发一张照片与大家分享,引发大家猜想,那么我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究竟想干什么?下面与大家分享:
一、今天的互动其实就是一场没有对错的游戏,看看猜猜想想,在一种比较比较自由的氛围与游戏中,乐意参与、真实表达,体验思考,并能有所收获。
二、江苏课程游戏化精神强调的是游戏精神,要引导孩子会自主游戏,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游戏精神,拥有自发自愿主动参与活动的精神。在当下课程建设中,你是一位有游戏精神的教师吗?我们一起扪心自问。
三、今天,我们欣喜地看见,几个男孩都猜中了。其实,完全猜中固然很厉害,但猜不中也没关系,关键是我们是否拥有好奇心,是否会蹲下身去倾听儿童,是否有了解儿童游戏行为的迫切愿望,是否真正走进了儿童心灵。在当下的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好奇心、热情,愿意蹲下身倾听读懂儿童,这比什么都重要!
四、今天大家第一次猜想儿童建构作品是什么时,透过大家的答案,我看到了大家不同的儿童观。前面已经说过,答案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猜想依据是什么?是否已经考虑了小班儿童年龄特点、小班儿童的生活经验、还有小班儿童的兴趣?充分尊重与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而这些,恰恰是一位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
五、透过大家今日后面反思分享,我看到了每一位老师与儿童的关系,看到了教师的游戏观。走进每一个班级现场,有的老师马上能回答我孩子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会这么做,也有的老师需要问,这是谁建构的?谁画的?建构了什么?画了什么?对儿童当日的游戏行为并不能了如指掌。一方面,看到了,但没走进儿童心灵,另一方面,也许压根没看到,谁在这里游戏都不知道。所以,评价与考核一位老师在班级工作的教育质量,许多时候,不用评价儿童,更不用听老师说啥,只要看你对今日儿童游戏行为的了解与否。当下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最关键的是过程质量,当我们每一个过程做好了,结果质量还会差吗?
六、我们在视频里看到,同伴对同伴的作品非常了解,马上能说出同伴建构的是什么。在此时,我们是否向儿童学习,我们如何做好儿童的陪伴者角色?
七、今天有几位老师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在游戏结束后做好倾听分享!游戏中我们不方便打扰儿童专注游戏,以免影响儿童的专注力,但是,游戏结束后,一定要做游戏分享。注意,是分享,而不是讲评。两字之差,说明了儿童在游戏后分享中的地位。正是有了儿童的表达分享,我们才能看见儿童的兴趣经验在哪,表达能力如何,逻辑思维如何,想象创造力如何,人际交往互动能力如何……我们才能依据儿童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再进一步创设环境、投放材料、支持儿童!游戏后分享是我们这学期教研重点,以后我们会进行专业研讨。
八、最后,想说,我们的教研、专业成长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刻,不是坐在会议室就叫研讨,只要平时教育工作触动了你的思考,你就是在自我研修,就是在自我成长!重点是思考!
再次谢谢大家今天的参与!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