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培训 第70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中的几个问题。首先指出人造的户外环境材料如塑胶地面和人造草坪可能带来的环保问题和安全隐患,强调应尽可能保留泥土地面以符合儿童天性。其次,文章讨论了环境缺乏野趣及多功能性的问题,提倡建造富有野趣的环境,让儿童能够接触自然、锻炼胆量和意志。最后,文章强调了种植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建议丰富种植植物的种类,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满足幼儿的探究需要。即使幼儿园场地狭小,也可以通过开发立体空间资源来解决问题。整体而言,文章主张户外环境创设应以课程目标为统领,深入细致地研究户外环境的教育价值,以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幼儿园户外环境。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美国蒙大拿州考察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情况。文章通过描述访问H小学和P小学学前班的过程,展示了美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学习标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专门性的数学学习以及教师因材施教的情况。作者深刻体会到美国幼儿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反复操作中学习数学,并重视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关注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这些做法对实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探讨了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及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了提高家园合作的规划性、拓展家园合作渠道等有效策略,包括制定学年计划、创建家园沟通平台、家长开放日、家庭假日亲子活动、编制调查问卷、建设家长委员会和定期举办家长培训活动等具体措施。文章强调,家园合作是幼教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传统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注重临摹训练并以“画得像不像”来评价孩子,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近年来,实践探索出幼儿园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策略,包括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供开放、自由的物质环境,采用“补强赞赏法”以及让孩子主动参与评价。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提供独立自主的空间,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满足幼儿欣赏自我作品的需要。通过实践,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育部于2016年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针对修订背景、过程、内容和实施等进行了详细解答。修订旨在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大环境。修订工作包括深入基层调研、国际比较研究、征求意见等,主要修订了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安全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与法律法规衔接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贯彻落实《规程》需要幼儿园自身落实、完善制度建设,并建立常态化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管理和督导检查。此次修订对于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推进幼儿园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宗昔幼儿园是位于云南省师宗县彩云镇长街村委会宗昔村的一所民办幼儿园。成立于2009年,占地2200余平米,建筑及绿化面积达到一定标准。目前开设大、中、小班各一个,共有118名幼儿。该园以“四心”和“六化”为教育原则,努力打造小而精的幼儿园。
“四心”包括培养孩子们的优秀品格,如阳光心态、善良之心、勇于探究的好奇心以及良好习惯。通过这一系列教育,孩子们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照亮了心灵,幼儿园成为师生心灵向往的地方。
“六化”包括童真化、小班化、游戏化、家园化、常规化、安全化。通过这六化的构建,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乐园、家园和学园。此外,该园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并与之密切沟通,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宗昔幼儿园虽小,但发展思路清晰,目标具体。他们努力确保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以确保孩子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此外,他们还积极参加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培训和参观考察,不断提高办园质量。
总的来说,宗昔幼儿园是一所别具风格的农村民办幼儿园,以科学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教育形式为孩子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第一阶段,除了看顾孩子,更应通过环境、模拟、色彩等元素激发幼儿的智力与社会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意义、方法和策略。首先指出当前幼儿园在区域活动空间规划和使用上的不足,然后提出了从空间感知、感官影响、环境负荷和人与环境交互的模型理论等方面去探索创设方法。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需要幼教工作者多角度关注幼儿的兴趣导向和行为习惯,为开发他们的兴趣和智力打下基础。因此,合理规划幼儿园活动区域,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区域环境,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幼儿园生活教育中的品格教育问题。文章指出,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园品格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当前幼儿园生活教育中存在未深入渗透品格教育和教学课程设计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在幼儿园生活教育中落实品格教育的有效措施,包括让教育更加生活化、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品格教育、在游戏活动中有效渗透品格教育以及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幼儿们的品德和情感。文章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为幼儿园品格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教育;品格教育;教育生活化;实践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

本文阐述了现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取向,指出了目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重基本动作练习轻身体素质培养、重形式创新轻目标落实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方法与策略,包括明确教学内容、采用示范讲解、练习和口头提示等一般教学方法,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活动量,培养身体正确姿势、全面锻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安全等。文章还介绍了体育课的结构,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最后强调,要开展好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必须注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介绍了体验式教学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实施。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使幼儿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文章详细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主题活动中的实施,包括立足体验式教学实施,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注重体验式教学实践,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以及尊重差异性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幼儿体验成功。通过体验式教学,幼儿能够在实践中观察、反思和分享,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文章还通过实例说明了如何在追随幼儿兴趣点和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主题,关注幼儿寻常时刻以生成主题活动,并让幼儿在社会交往体验、一日活动体验和区域互动体验中积累经验。最后,文章强调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重要性。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