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数学跷跷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比较2–3种物体的轻重。 2、初步学习运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感知、理解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3、学习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比较2–3种物体的轻重。 2、初步学习运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感知、理解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3、学习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
由于数学活动逻辑思维性很强,很抽象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上一次4的组成与分解中,由于我的设计不恰当,整个流程不是很清晰,导致整个活动开展的不是很好。因此,在这次教学中,我让通过情境创设这个环节,让幼儿帮助农民伯伯分萝卜的这种情境,让幼...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 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
一、说教材 8的分解是《新编学前班儿童用书–数学》学习课程上册第3幼儿园页的内容。掌握8的分解是进行8的减法运算的基础。教材根据幼儿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了用贴绒教具,使幼儿能直观地、快速地掌握8的分解,体验学习...
一、设计意图: 这几天我会经常听到小朋友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
【活动设计】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 根据中班幼儿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一、分析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
一、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图形特征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
活动目标: 1、 学习1幼儿园以内的单双数,知道单数的邻数是双数,双数的邻数是单数。 2、 尝试区分1幼儿园以内的单双数,体验游戏的快乐。 3、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由大班和中班的幼儿组成的,都是农村孩子。对他们来说在学校的任何东西都是陌生的。除了学校之外没有任何 语言环境,为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学校尽量让他们多读,多听,多说,多看。游戏为主,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放方法启发他们让他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