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
大班数学《2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快来...
大班数学《2的分解和组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知道2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快来...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有趣的百科全书,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这一优势来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探索能...
本文强调了在3-8岁这个关键期内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文章指出,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需要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包括家庭与幼儿园两方面。同时,调动家长参与阅读教学,营造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也是重要的一环。此外,情感是想象力发展的不竭动力,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画画等表达方式。文章最后总结了阅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并强调了环境创设和兴趣培养在幼儿阅读中的关键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教育策略,才能让幼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为终身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区域活动旨在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通过广泛的内容和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详细探讨了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投放策略,包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兴趣、安全、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进行材料投放。文章指出,丰富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动手兴趣,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而材料投放的合理性、安全性、趣味性等原则也至关重要。同时,废旧材料的利用也体现了环保和节约的教育理念。最后强调,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幼儿的发展而变化。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幼儿园游戏材料投放,为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05 丰富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相适宜。例如,幼儿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欲。教师就应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单的折纸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练习,会使其折纸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 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
大班优秀数学《5的分解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自主探索,让幼儿感知、理解5的分解组成,掌握5的四种分法。 2. 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相互交换的规律。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5的四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5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5的分解式)、5只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5的分式)、每人5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导入:教师出示大挂图引出“5的分解组成”。 2. 教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5”的数字卡。教师:5只猫两座房子怎样分?请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基本部分 1. 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分房子。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5只)。 2. 幼儿将5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3. 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4. 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5”的四种分法。 5. 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解组成。教师演示给5只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让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相互交换的规律。 6. 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4)戴上,伴随找朋友的找到和自己的数合起来是“5”的幼儿做朋友。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以《刚要》为指导,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数量关系。在活动设计中以给小动物分房子为主线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并掌握其规律。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较高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活动是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幼儿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获得了经验。
自然角——植物的根 准备材料:不同植物的根、不同生长环境的根;植物根图片、课件、植物根标本;观察记录册、照相机、测量工具 知识延展:植物根的总称为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根的主要的功能是吸收。通过根,植物可以吸收到土壤里的水分、无机盐等。...
大班美工区观察记录与分析一 周五的下午,孩子们吃过的餐点后,像往常一样高兴地进入了自主性区角活动。进入美工区的孩子有:佳俊、志远、欣彤、伟杰和思怡五位小朋友。 活动一开始,孩子各玩各的,思怡和欣彤在捏饺子、志远在做饼干、佳俊在捏...
幼儿园课程普遍采用主题性教学模式,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对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创设主题性区域活动和主题墙,完善主题课程,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和游戏活动。同时,本文还强调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扮演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适时、适度地指导幼儿,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升学习效果。文章旨在通过区域活动深化主题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淮师一附小天明幼儿园)